一个人,一台轮椅
上方升起一簇五颜六色的氢气球
泸州这位坐在轮椅上卖气球的大叔
无数次吸引着小朋友们的目光
这位卖气球的男子名叫黄显聪
今年47岁,泸县人
10年前因伤落下残疾
他轮椅上的这扎气球
对路人来说,不过是一堆吸引眼球的商品
而对黄显聪来说,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是他走出瘫痪阴影
勇敢面对新生活的开始
黄显聪在佳乐世纪城夜市出摊
一台轮椅 带他“走”在泸州的大街小巷
每天早上7点半左右,黄显聪在妻子的帮助下收拾完毕,再坐上轮椅出门,前往水井坎或回龙湾,去拿当天要卖的货。
黄显聪卖的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而是各式各样的氢气球:红色的狮子、可爱的白兔、灿烂的向日葵、俏皮的玩偶……五颜六色的氢气球,用一扎细线系在轮椅扶手上,升上头顶,飘在半空,像一团七彩绚烂的云朵。
和轮椅相伴十载,如今熟练操控着轮椅出门,对黄显聪来说已不是难事。“现在,这台轮椅就相当于我的双腿,可以把我带到很多我想去的地方。”黄显聪表示,泸州大路宽敞、无障碍通道畅通,是他能够自由去往很多地方卖气球的重要原因。从位于龙马潭区政府附近的家里到万象汇商圈,黄显聪坐着轮椅,四五十分钟就能到达。
每天早上,黄显聪带上手机和两块轮椅备用电池,就能独自出门卖气球了。他卖气球没有固定地点,而是根据不同时间段和人流量的变化来选择。“一般上午拿了货,我就在龙马潭区转转。下午从沱三桥来江阳区,四五点临近放学时去幼儿园门口卖。到了晚上,我就到万象汇卖。”黄显聪告诉记者,一般哪里人多他就去哪里。有时也会提早起床,6点半出门去石洞、鱼塘等周边乡镇上赶集卖气球。
“出来卖气球可以打发时间,还能挣点生活费,总比待在家里什么都做不了强。”黄显聪说,上街卖气球,让他在获得收入的同时,也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开始了崭新的生活。目前,一天下来能挣20元至100元,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可喜的事。
一扎气球 撑起他勇敢面对生活的希望
7年前,黄显聪决定开始卖气球,并不是一个随意的决定。从受伤到消沉,到鼓起勇气认识新朋友,再到决心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卖气球在黄显聪走出阴影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012年,黄显聪在外地务工时意外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不得不回到泸县老家。正值壮年,突然受伤无法工作,黄显聪难以接受现实,很长一段时间不愿走出家门。直到2015年,在妻子的鼓励下,黄显聪一家人从泸县搬到泸州市区,以谋求新出路。“在农村只有农活,我什么都干不了,来市区至少还能找到一些适合我做的活。”谈起自己受伤后妻子的不离不弃和不断鼓励,黄显聪言语间充满了感激。
搬到泸州市区后,在残联和爱心组织的帮助下,黄显聪认识了许多和他一样的朋友。他开始小范围地和朋友们社交,一起通过培训课和网络视频等学习用气球扎花、扎小动物。很快,黄显聪和一位残疾人朋友学会了扎气球的手艺,在爱心人士的鼓励下,两人决定坐着轮椅出门,在街头售卖自己扎的气球。
“刚开始上街卖气球,我们都很不好意思,害怕别人的眼光,有时一天下来只卖了几元钱。”黄显聪说,一开始,他和朋友只敢结伴在家附近卖,羞于和来来往往的人们交流。如今再回忆起第一次出门卖气球时的窘迫感,黄显聪的脸上仍带着一丝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坦然。
随着出门的次数多起来,黄显聪逐渐适应了坐在轮椅上卖气球的生活,和朋友也不再需要彼此做伴,而开始“自立门户”。卖气球的范围,也扩展到了更远的地方。2017年,扎气球似乎不再像以前那么受欢迎,黄显聪积极调整“销售计划”,改卖款式和颜色更加新颖的氢气球,一直卖到了今天。
如今,对黄显聪来说,一台轮椅,一扎气球,支撑起的不仅是他的收入,更是勇敢面对生活的希望。七年前,卖气球让黄显聪尝试着直面现实,迈出了离开家门、融入社会的第一步;七年后,这扎气球让他学会了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活,在社会上更加自由地“行走”。
“现在哪怕卖不出去气球,每天出来见识不同的人和事,安静地坐在这里看这个热闹的世界,我也觉得很满足。”在万象汇霓虹的映照下,黄显聪笑着说道。
为所有向命运挑战的勇士点赞!
你们,是最耀眼的光芒
- END -
消息回顾:
●泸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11月22日发布)
● 江阳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 (第18号)
●增加救治资源是否意味着将放开?优化防控20条措施问答→
●大河街上看闹热丨这里有手绘30米长泸州版“清明上河图”
川江都市报记者 罗帅 张若涵 编辑丨郭建 责编丨谢蕤 樊鸣霄 审核丨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