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洪蓝船闸,通航!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南京

2022-06-27 00:00 来源: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
【字体:


   


  6 月24 日下午,在现场工作人员科学调度和统一指挥下,两艘船艇缓缓通过坐落在秦淮河航道上的第二座船闸—— 南京洪蓝船闸,这标志着南京洪蓝船闸正式通航,也标志着秦淮河航道(溧水石臼湖至江宁彭福段)全线通航。
  秦淮河航道是江苏省“ 两纵五横” 干线航道网的组成部分,是沟通长江黄金水道和芜申线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的重要联络线,是南京航道“ 王” 字型主骨架的纵贯线。秦淮河航道整治工程是我省重点交通工程,也是南京“ 三重一大” 重点项目。
  按照品质工程建设标准要求,洪蓝船闸工程开展了提高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工艺微创新等质量提升活动,显著提高了实体质量。洪蓝船闸主体施工班组获得“ 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质量信得过班组” 称号,“ 减少闸室墙倒角有害裂缝” 课题获得江苏省质量管理协会优秀管理小组称号等荣誉。该工程的建成,船舶将可以从芜申线航道经石臼湖,进入秦淮河航道,再经过下游的秦淮河船闸进入长江,不仅可以促进南京内河航道的互联互通,增强内河干线航道融入长江航运的功能,更可以充分发挥水运资源优势,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沿线城镇和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洪蓝船闸的正式通航,标志着秦淮河航道(溧水石臼湖至江宁彭福段)正式建成通航,秦淮河航道全线整治完成后,将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恢复秦淮河全线航运功能,重现水上交通重要地位。此次秦淮河航道整治工程,不仅恢复其600 多年的全线航运功能,重现其南京内河水上交通重要地位,同时依托工程整治,逐步开发并深度挖掘秦淮河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彰显古都特色,助力南京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延伸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构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014 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改善支流通航条件,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秦淮河航道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整治后可推进南京市“王”字形水运网络和区域性航运物流建设,完善长江经济带集疏运体系,提升长三角航道网覆盖率和连通度,进一步加强长江干线对南京内陆地区的辐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适应船舶标准化、大型化的需要,提高水运综合效益。在生态效益上,秦淮河航道整治完成后,可大大减少碳排放,预计2025 年可减少碳排放8.5 万吨,2035 年可减少碳排放17 万吨。在航道建设过程中,进行专项景观设计,重点以一河(新运河)、三区(水乡风韵片区、溪丘烟霭片区、秋色稻香片区)、多点(沿河两岸多个景点)为依托,全力打造秦淮河绿色生态长廊。在社会效益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兼顾防洪、排涝、灌溉、供水、渔业养殖、旅游、生态平衡等,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还串联形成秦淮河特色旅游,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在经济效益上,可增加建材、粮食、机械设备物资运输,预测2025 年和2035 年航道货运量分别达到1670 万吨和2200 万吨,船舶通过量可分别达到3340 万吨和4400 万吨,相对于公路运输成本可节约运费分别为2.3 亿元和3.1 亿元。(航道事业发展中心)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