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镇】鼓声延绵皮影流光,慢行泗泾,回望古物风情
百家临水而居,千户枕流而眠,晨夕水墨尽染,春秋鱼米尽收。在上海西南郊,坐落着一个千年古镇——泗泾。泗泾的古物风情,犹如一部悠久的史书,其风土、民俗、景致,无不散发着历史沧桑和古朴韵致。下塘历史风貌区、史量才故居、马相伯故居等均坐落此镇。十锦细锣鼓、泗泾面塑、泗泾皮影等非遗文化更是彰显其独有的历史风韵。
本期《名镇》,让我们一起走进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
泗泾镇,地处上海市松江区东北部,因通波塘、外波泾、洞泾、张泾4条河流汇集于此,故名“泗泾”。泗泾镇曾是松江地区重要的粮食集散地,也曾是繁华的水乡集镇,孕育了《申报》创始人史量才、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等一批学者名人。泗泾下塘是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下塘村还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泗泾风景
泗泾古镇
泗泾古镇位于泗泾镇泗泾塘两侧,西起江川路,东至沪松公路,整体格局保留完好,现存文保建筑54处,四水会波、街巷纵横、桥梁相望,代表了松江地区传统水乡民居的特色风貌。沿河民居留存有数段百余米的烟雨长廊,呈现出泗泾水乡古镇特有的建筑风貌。
下塘历史风貌区
泗泾下塘风貌保护区面积15.52公顷,核心保护区面积6.41公顷,集中在开江中路北侧沿街、泗泾塘沿河及中市桥南岸一带,基本保存了传统水乡市镇的河街格局和部分传统建筑。
泗泾下塘风貌区共有3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点),包括史量才故居、马相伯故居,建于明清时期、相连相通的程氏宅、管氏宅和孙士林宅,以及“马家厅”等。
史量才故居
史量才先生是《申报》创始人,其故居位于下塘历史风貌区内,由史量才先生建于1916年,1918年春竣工,以夫人庞明德的名字命名,又名“明德堂”。史量才故居由一处古色古香的中式院落和一幢砖木结构的小楼组成,四周围墙将其围住形成花园式住宅。共三进,占地6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1余平方米,成为中西合璧的民宅建筑典范。
马相伯故居
马相伯,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故居,于2003年开放,江南风格的私家住宅,建筑风格比较简朴淡雅。厅堂内两侧挂满了浓缩马相伯生平经历和卓越贡献的文字及相关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马相伯的一生。
程氏宅
程氏宅位于泗泾镇中西居委会下塘街207、208、209、210、211号,开江中路399号。宅坐北面南,始建于清代早期。原为米行,现存宅楼两栋,二层正间圆料四界梁与葆素堂宅楼、许威宅宅楼形制相同。一层大承重与轩梁纹饰,尚无它例,是研究江南古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古建筑价值。
管氏宅
管氏宅位于泗泾镇中西居委会开江中路377、379、341号。管氏宅是明清建筑,管氏曾为当地富商。宅院坐北朝南,建筑沿中轴线基本对称,由北向南依次为前厅、正厅、楼房为典型的江南宅院布局形式。
孙士林宅
孙士林宅位于泗泾镇中西居委会下塘街202、204、205、206号,开江中路383、385、387、389号。宅坐南面北,建于民国时期,曾开设南货店。现存前厅、宅楼、过街楼。通面阔15米,通进深26.2米。此宅为泗泾下塘典型风貌建筑。
马家厅
马家厅位于开江中路358号,又名“扶风马家厅”。因有别于丹阳马家厅的马相伯故居,又称“马泗滨堂”,原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的住宅。马家厅为二层砖木双草架结构,建筑面积246平方米。门厅北有廊轩、仪门,原额“敦仁”,有木雕三方。后宅为三开间三面楼,楼下为厅,原名“泗浜草堂”,厅顶为草架结构,南北、置有翻轩。楼上南面施翻轩,亦为草架顶。
2017年,泗泾镇启动了古镇保护与更新利用计划,通过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将整饰一新后的马家厅进行功能提升,打造成为兼具公共文化和旅游功能的泗泾镇非遗传习基地。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泗泾十锦细锣鼓”入驻一楼“阳春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入驻二楼“鸿绪堂”。
福连桥福连桥是松江三座大型古石桥之一。走上古桥,能看到桥身石缝中长出的青藤。桥的圆拱构成的曲线,不禁让人感叹建造者设计的巧妙。桥头两端之下都筑有码头,不时有船只经过。
泗泾文化
泗泾十锦细锣鼓 (视频时长39秒)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泗泾十锦细锣鼓”是上海古民乐的代表,具有文而不武、雅而不闹、细腻软糯的艺术特点。泗泾镇将古镇保护、更新利用与“泗泾十锦细锣鼓”发展相结合,设立了非遗传习基地,提升民间文化艺术展示与传承空间平台,展现泗泾古镇文化新活力。
十锦细锣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彼时陶宗仪为避兵乱,隐居于泗水南村,并常与一班文人共聚,留下不少佳作,泗泾文化由此中兴。
十锦细锣鼓最突出的特点是“细”,具有南昆软、糯的艺术特色,以其发声细腻的特征明显区别于一般的锣鼓演奏。在演奏时,一人要兼带几件乐器,敲一段锣鼓点板后,又拿起丝竹演奏,有序交替进行。一专多能,样式繁多。在乐器运用上,同一面锣鼓,由于敲法、轻重不同,点板着落处不同,从而能敲出不同的音色。鼓梗的敲头通常用木质较重的材料,发出的声响短促而沉闷。锣梗的敲头可以勒上脱下,演奏时用槌杆头敲奏,音质效果别具一格。
泗泾面塑制作技艺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2015年4月,“泗泾面塑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五批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泗泾地区的面塑作品立足于民间传统,立足于生活感受,也立足于创作。从表现形式上、从意欲表达上、从题材结构上都有所创新,由单一的服务于传统节庆、人物形象而向艺术性的创作蜕变。
泗泾皮影 皮影戏,俗称“皮人戏”“影戏”。松江也称“皮囡头戏”。皮影戏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松江拥有的市级非遗之一。泗泾镇曾用皮影文化打造了一部皮影动画《清官李谏》。
泗泾镇还借用皮影艺术风格来展示精神文明新风尚,用在创意灯箱广告上,每位人物都活灵活现。
美食
泗泾爆鳝
广利粽子
阿六汤圆
泗泾羊肉
往期精彩回顾
【名镇】一曲江南入梦,枕水处山河水墨染......在这个吴越古镇体会“从前慢”
【名镇】江南逢秋雨,而我遇见你......这个坐地铁就能到的古镇究竟有多美?
【名镇】江浙的这些小岛,你想和谁一起去? 【名镇】这个距市区最近的千年古镇,除了老街,还有这些…… 【名镇】“金罗店”、美兰湖......来这里,体验冬游上海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名镇】江南民居、非遗文化……一同走进沪上这个有460年筑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名镇】湿地公园、明珠湖、各式墙绘......一同了解沪上这个拥有17公里江岸线的名镇 【名镇】开在春天的响水涧金色花海来了,跟小布一起云赏花吧!
【名镇】走进“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小镇,在这个夏天云游山水 【名镇】会船、古民居、湿地……走进这个街巷纵横的水乡小镇 【名镇】寻梦徽州,在皖南这个古镇路过时光
【名镇】渔舟唱晚、水乡婚典、农民画村……探寻夏日里历史文化名镇的人间烟火 【名镇】诗韵幽雅寻遗珍,这个遍布大运河遗产点的苏中古镇魅力何在?
【名镇】江风古村入画来,浙南藏着这样一个水乡桃源 【名镇】在这个千年水乡,踏寻三河,乘舟揽胜
【名镇】在这个拥有25公里海岸线的小镇,让心情在田园、森林、大海间自如穿梭
【名镇】浩浩荡荡的芦苇丛里,找寻沙家浜的红色记忆
【名镇】一弯苕溪,一脉五千年文明,悠悠瓶窑古镇新生
【名镇】这个因海而兴、因漕运而得名的小镇,曾有着上海最后一片盐田
【名镇】走进“一镇十六将,独秀大别山”的皖西名镇,品读红色故事,领略灵秀风光
【名镇】盈盈水巷,梦里周庄,云赏秋日物语
【名镇】当南浔遇上深秋,许你一个诗意的江南
资料:乐游上海、上海松江、人文松江、古镇新城泗泾
编辑:张晓彤、马小丫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