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陶然
昨天,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行了赫氏近鸟龙、长臂浑元龙、三叠中国龙三件恐龙标本的开箱仪式。目前,“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的118件恐龙标本已全部到馆。此次大展由上海科技馆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同主办,5月26日将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幕,经过4天压力测试后,5月31日起对公众开放。
“一展看全国,一眼看亿年。”上海自然博物馆介绍,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全球已发现的1000多种恐龙化石中,在中国发现的恐龙超过350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介绍,赫氏近鸟龙标本来自国家自然博物馆,保存了精美的羽毛。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对这种恐龙羽毛化石中的色素体研究,在世界上第一次复原了一种恐龙的全身羽毛颜色。赫氏近鸟龙生活在侏罗纪,是“恐龙是鸟类祖先”的有力证明。
长臂浑元龙标本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是周忠和院士、徐星院士和王敏研究员等人2019年命名的恐龙新种模式标本。“它有类似蝙蝠和翼龙的皮膜质翅膀,是恐龙飞向天空的另一种尝试。”周忠和说。
三叠中国龙标本来自云南禄丰市,由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键1948年根据一块含四颗牙齿的颌骨残片命名。2023年在禄丰市发现的完整头骨标本,证实其作为中国龙属独立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