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磊 徐新山
在芜湖锐龙机器人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操作一台六轴工业机器人伸展臂膀,对机械臂各项参数和性能进行校准测试。作为芜湖孵化的本地创新型企业,该公司每年可生产六轴机器人6000台,今年上半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
“我们入驻孵化器就获得20万元的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奖金,并享受厂房租金和一系列扶持政策,良好的产业环境让我们轻装上阵,专心谋发展。”锐龙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铁龙对记者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高度关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他在讲话中指出,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芜湖,创新是整个城市的鲜明特征。推动“产业+科创”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的科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具有芜湖特色的创新路径。
锐龙机器人有限公司所在的芜湖鸠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落户后,孵化器一路陪跑,全程做好创新服务。针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孵化器牵线搭桥组织企业与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开展校企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并针对钢结构重工行业成立了机器人系统二次开发项目。“这些创新直接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帮助我们打开了新的市场,也为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新动力。”谭铁龙说。
在芜湖,四链融合创新,一切都围绕企业需求展开。我市围绕企业主体布局了一系列创新载体,激活产业创新活力。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三年倍增计划,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增长到2016家、2355家,较2020年均实现倍增。奇瑞、埃夫特等6家企业获批省级科技领军(培育)企业,数量占全省24%;全省百强高企、研发“双百强”企业我市均占五分之一;奇瑞、海螺2家本土龙头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同时,我市构建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建立覆盖科技创新活动全链条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出台2024年市级财政支持产业科技若干政策,今年拟兑现政策奖补资金4.8亿元,惠及企业近3000家。
与企业一路同行的,还有遍布全市的各类研发机构。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13家,其中新型研发机构占全省四分之一;布局建设57个重点研发创新平台;推动高校院所赋能企业创新,与中国科大、哈工大、西电等高校合作共建7家产业研究院。聚焦产业重大关键“卡点”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实施“赤铸之光”重大科技项目10项,单个项目最高支持500万元。撬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202.83亿元,占GDP比重达4.28%,居全省第1位。
一批科技成果在手,如何落地转化?芜湖用实践表明,场景创新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科创”深度融合的全新模式。近日召开的2024年应用场景发布会,发布全域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区域特色应用、前沿新技术验证应用四大方面150项场景应用机会清单,向全球优秀企业发布征集令。据悉,今年我市累计征集场景应用清单达300项,对接场景项目40项,服务企业350余家。以场景创新应用为杠杆,一座场景创新之城呼之欲出。
一项项分散的产业需求和技术创新成果拧成一股绳,释放出强劲的创新活力。截至目前,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65.39亿元,同比增长9.5%。
创新之花结出累累硕果。2023年,芜湖城市创新能力居全国第26位(不含直辖市),其中创新治理力高居全国第4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南京。创新潮涌,唯有奋力拼搏方能勇立潮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正引领着芜湖沿着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