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秦尊文: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到长江中游经济区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3-03-08 11:00 来源: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
【字体:

  编者按: 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代表团同频共振,协同提出《关于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建议》。三省共建长江中游经济区,对促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重大意义。这一建议,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引起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也引起长江经济带社会各界关注。3月7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组织三省专家学者开展“长江中游经济区建设”主题研讨会,为长江中游经济区建设出谋划策。

  秦尊文

  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

  这两天“长江中游经济区”一词一下子“火”了,很多朋友问我这个概念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什么关系,也有朋友问为什么会提出“长江中游经济区”。我就这两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长江中游经济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什么关系

  我告诉大家,“长江中游经济区”并不是首次提出来。1991年国家计委地区下属的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机构提出将全国划分为十大经济区,其中之一就是“长江中游经济区”,范围是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随后国家出台的“九五”计划提出了七大经济区,使用了“中部五省地区”的说法,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的基础上,加上了河南省。这个概念用得比较多,一直用到本世纪初,而“长江中游经济区”概念基本不用。

  2003年我在《江汉论坛》上发表《论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将“长江中游经济区”范围限定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如何打造长江中游经济区?我在文章中讲了五条:一是发挥武汉的引擎作用,推动长江中游城市化进程(2018年11月中央文件要求武汉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挥);二是以武汉城市圈为基础,吸收宜昌和荆州参加构建湖北长江中游经济带(2015年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两市纳入规划范围);三是以长株潭一体化为突破口,建立湘东北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文章提到的岳阳、益阳、常德纳入规划范围):四是以南昌、九江为中心,建设赣北城市圈(后来江西提出南昌、九江“双核”战略,建设环鄱阳湖城市群);五是“三圈融合”,将三个“一小时经济圈”变成一个“三小时经济圈”(即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此为基础,“相向发展,互为犄角,形成以武汉为核心,以长沙、南昌为支点的长江中游经济区”。

  201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开展战略合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这个城市群实际上是“三圈融合”而成的。

  我参加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对国家定的长江中游城市群范围很清楚:湖北省10个省辖市,加3个仙桃、潜江、天门3个省直管县级市;湖南省就是环长株潭城市群,共8个省辖市;江西省8个省辖市,加上抚州市东乡县、临川区,吉安市新干县。共31.70万平方公里。至于长江中游经济区的范围,就是三省全域,共56.46万平方公里。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中游经济区的精华,长江中游经济区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基础,长江中游经济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二、为什么会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到“长江中游经济区”

  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到“长江中游经济区”,有三个“符合”。

  一是符合中央要求。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并明确要求武汉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那么,长江中游城市群带动哪个区域发展?就是长江中游经济区。所以,建立长江中游经济区,就是落实中央建立区域发展“新模式”的要求。这个发展“新模式”就是对过去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一种否定。旧模式是就是“重点发展小城镇”,具体说法是严格限制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发展,适当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早在2001年我就发表文章不同意“重点发展小城镇”,提出应发挥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和城市群的聚集效应。2010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以城市群为主导来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2018年“新模式”的提出,是又一次升华。

  二是符合工作实际。2012年三省开始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三省的主要领导在一起开了会商会,三省的厅局也签订了不少协议,但以城市为单位的会议只有省会城市基本每年举行一次的会商会,城市群的成员城市至今没有开过一个“全会”。因为成员涉及到26个省辖市、3个省直管市,还有2个县、1个区,其政府主要领导级别既有副省级(武汉市),又有正厅级、副厅级(直管市),还有县处级,会议难以组织。2021年9月,三省又重启高层会商,连续两年三省省委书记、省长聚首召开“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武汉挂牌的是“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联合办公室”,近几年签署的都是《长江中游三省××××协议》。协议文件名称没有出现“长江中游城市群”。不是说“长江中游城市群”不存在了,而是抓三省全域更具可操作性。所以,推出“长江中游经济区”正当其时。

  三是符合先行模式。沿海先行地区,起初都是先建城市群,再扩展为涉及整个省份的经济区(表述为“区域”)。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2016年5月,国务院批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涉及26市,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为苏、浙、皖、沪四省市全部区域,总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到长江中游经济区,与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到“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先行模式是完全吻合的。

  【编辑: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