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武汉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5%,95万吨秸秆变身“绿色黄金”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3-31 19:4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31日讯(记者金文兵)借助科技手段的加持,曾经令农户头疼不已的农作物秸秆变个花样再利用,就成为有价值的“绿色黄金”。3月31日,在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武汉市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康伟九介绍,我市常年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约95万吨,近几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康伟九。

  青翠的玉米秸秆经过粉碎、发酵后,入口酸香,略带酸甜,人都可以尝,羊自然也爱吃。黄陂区鹿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成涛利用发酵秸秆养殖湖羊、梅花鹿,然后把粪肥和沼液用来种植草料以及樱桃、黄桃、枇杷、无花果等果树,形成一套循环生态体系。

  武汉经开区是著名的“甜玉米之乡”。这种甜玉米的秸秆很甜,当作青贮饲料,营养价值高,养殖户竞相购买,种植户也因此每亩增收80~100元。通过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用体系,实现了甜玉米秸秆全量化离田利用。

  江夏区金水办事处武当村夹在蜿蜒的金水河与美丽的鲁湖之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很好的农耕区,秸秆产出量很大。

  湖北鲁湖天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涛介绍:“我们将稻草、玉米、油菜的秸秆,配上藕渣、木屑、谷壳、牛粪、猪粪等,添加微生物进行发酵腐熟,再经消毒、烘干,杀灭其中的病虫害和各种草籽。然后,通过中控电脑,将各种原料进行混配,做成不同配比的有机肥,以适应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要。用有机肥种出来的蔬菜瓜果格外香甜。”该公司正在向周边农户和农业合作社推广“秸秆有机肥+集约化育苗”方式。

  康伟九介绍,武汉市已培育秸秆“五化”(肥料化、基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利用主体40余家,秸秆收储主体20余家,将秸秆变为有机肥料、牛羊等养殖的饲料、菌菇种植的基料、绿色燃料和草绳、草垫等生产原料。

  此外,武汉还引入智能化农机设备,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效能‌,并以北斗终端系统中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数据为依据开展农作物秸秆还田补贴。

  近三年,武汉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市级财政资金用于补贴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并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支持,探索以点带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利用模式。

  通过以上技术优化、市场驱动和政策协同等具体措施,农作物秸秆从焚烧禁令下的“生态包袱”到争相竞购的“绿色黄金”,武汉用科技赋能与制度创新重塑着农业生态。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