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政府回应江汉路地铁站质疑

2009-08-11 07:34 来源:
调整字体
(武汉晚报)(记者 周海滨 实习生 高瞻 吴婷)即将兴建的江汉路地铁站,因文物保护受到市民及人大代表的质疑。昨日,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时,详解了江汉路地铁站建设四大疑问。据悉,目前的方案充分考虑了历史建筑保护,为损失最小的方案。

  根据地铁2号线规划,江汉路步行街上将设地铁站点。该站因涉及拆除有关文物,而饱受市民及人大代表非议。市政府即重新进行了论证。

 

  孙亚介绍,地铁选线时,市政府本着最大程度避开重要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的原则,地铁在经过中山大道后,线路西偏,避开了文物建筑密集的江汉路南段,工程只需拆迁一栋历史优秀建筑(现为永和豆浆)。根据还建方案,还建建筑将达7层,包括地铁站、商圈和停车场三部分。

 

  8月初,修改方案最终敲定,昨日,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上,孙亚恳请人大代表和市民,对新的方案给予支持。

 

  路周边的一些居民收到了市地铁集团贴出的拆迁公告,要求市民于2009年11月27日前拆除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在此后的全市“两会”上,6位人大代表对江汉路站方案提出修改建议;网络与电视、报纸上,关于该站设置的讨论,随着拆迁日期的临近,越来越热烈。

 

  针对市人大代表多次提出的地铁2号线江汉路站的线路选择、站点设置、历史建筑保护、拆迁等疑问,昨日,在第12届人大常委会第48次主任会议上,副市长孙亚代表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有关情况。

 

疑问1 :在南京路与江汉路之间,敲定后者

 

  此前,市政府锁定了穿越南京路与江汉路两条线路。经过九次反复论证,敲定了市民眼前的这一方案。市政府表示,考虑到“南京路方案”途经优秀历史建筑,而江汉路站选址方案完全避开它们。

 

  据了解,江汉路站拆迁范围内有12处年代较早的建筑,其中6处是上世纪30年代末建筑,一栋历史优秀建筑(现为永和豆浆),其余6处是上世纪50-80年代建筑。

 

  孙亚介绍,地铁穿越长江,设站必须与长江大堤有一定的距离,现江汉路车站方案深埋度约为25米,已经超出一般车站深埋12米的范围,若再往江边偏移,将增加施工难度和风险。 另外,按照建设标准,两站之间间距应在1公里左右,如向京汉大道偏移,则与循礼门站太近。

 

疑问2 :为何不取消江汉路站?

 

  “难以对全体市民交代”

 

  “作为全国闻名、汉口最重要的商业中心,江汉路无快速轨道交通站,对江汉路商业的长久发展不利,也难以向其他武汉市民交代。”谈起设站因素,孙亚这样强调。

 

  市政府表示,如果取消江汉路站,江汉路步行街商圈大量客流将无法直接搭乘过江地铁,循礼门站也会乘客拥挤、不堪重负;过江隧道长达4205米,会增加过江隧道乘客疏散和防灾减灾的难度。

 

  盾构隧道下穿现江汉路站站址,如果地面建筑不拆迁,盾构施工将会影响地面建筑。另外规划该站点,也是考虑到地铁6号线与地铁2号线进行换乘问题。

 

疑问3 :为何不暗挖?

 

  施工安全存在较大风险

 

  据悉,地铁站建设采取明挖方式。为何不采取拆迁量较少的暗挖方式?

 

  孙亚介绍,暗挖施工需要良好的水文和地质条件,江汉路站位距长江大堤仅600多米,地层分布主要是沙、砾石等透水层,地层承压水与长江水关系密切,呈互补关系,长江水会影响施工;在江汉路站这种条件下,地下水无法控制,地层难以稳定,施工安全无法保证,而且国内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有人提议采取冻结法施工,但是这难以解决大断面冻土冻胀和融沉引起的地面隆沉(引发地标建筑物下沉、开裂的问题),工程投资难以控制,施工安全存在较大风险。根据本站水文地质条件,只能采用明挖方式。

 

疑问4 :如何进行还建?

 

  还建建筑确保“建新还旧”

 

  市人大代表张述传指出,钢筋混凝土中的城市是没有文化的城市,如何保证还建建筑与周边的整体风格,是当下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孙亚称,为最大可能保护好江汉路历史街区风貌特色,还建方案引入老汉口租界区的建筑符号并加以改造,使新建筑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形象。

 

  还建方案将地铁车站与还建建筑实现对接,方便江汉路上大量客流的集散,使还建建筑“建新如旧”,商业价值和建筑安全得到提升和保障;还建建筑最高处为7层,临江汉路、中山大道及花楼街三面仅为四层。

 

  对于拆迁商户,市政府已对户数和建筑面积进行登记,并按照商铺就地还建原则,在实施车站建设同时进行商铺还建,全部移入新建筑内。

 

责编:郝琦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