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能再生工厂能造梦 武汉加速建设社区绿色共享空间

2018-05-23 12:27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5月23日讯(通讯员 蔡嘉雯)一天之内,青山区就有两个绿色驿站成功建成。5月22日下午,青山区青和居社区、四十九中学的绿色驿站正式面向居民和学生开放。全国绿化委员会造林绿化管理司副司长许传德在汉现场参观后,给予两个绿色驿站高度评价。

  

  据了解,这一四月底刚启动的武汉绿色惠民综合体项目,计划全年建成100个绿色驿站,目前已加速完成了6个绿色驿站的建设。

  绿色驿站受社区热捧

  绿色驿站项目是由武汉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主导。它引自澳洲朴门永续的设计理念,朴门是一套设计与维护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人为生活系统,是一门人人都可应用的学问,人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教导人们在自然界中寻找各种可以效仿的生态关系,用生态整合的方法,去自己设计赖以生存的空间及生活。以“照顾人照顾地球,分享多余”为价值核心。用师法自然原理,巧妙整合土壤、植物、昆虫、水等,将每一个元素完美结合,适用于一个阳台、一个花园、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

  

  今年将建设的100个绿色驿站,依托社区、学校建立,通过社区、学校自荐后,由区级推荐、市级审核层层选拔产生。据项目执行方御花堂总经理喻明慧介绍,许多社区的参与热情很高,在4月25日首个社区驿站在机场社区落成现场,就有不少社区负责人当场邀请她去自己的社区考察环境,期待也能尽快拥有这样的绿色共享空间。

  据了解,绿色驿站不仅仅是在社区内种植植物这么简单。每周,要在驿站内开设一次公益“绿色课堂”,为居民讲授植物种植的知识。居民家中的果蔬垃圾经过处理后,可以变成酵素,作为花草培育的肥料。同时设置漂流区,社区居民可以将家中濒死的植物放在这里,由志愿者帮助养护。周末花市上,居民们还可以来此交换植物。

  据绿委办负责人介绍绿色驿站“它是义务植树的尽责基地、是社区活动的共享空间、是居民共建的口袋公园、是家庭园艺的植物医生、是绿色生活的周末花市”。

  花园能再生,工厂可造梦

  青和居社区曾是武汉乃至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2016年,青山棚户区居民全部搬迁新居。如今的青和居“忧居”变宜居,曾经的棚户改造区域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了质的提升。

  青和居嘉信物业总经理助理董晨曦介绍,青和居的绿色驿站设计主题为“再生花园”,寓意也正是展现青和居的老百姓重生的生活,幸福美满。项目的负责人表示,在青和居的前期调研中了解到,居民们虽然住上新房子过上了新生活,但很多居民的家中还保留着好多老物件,过去的生活也是他们念念不忘的。因此在绿色驿站的设计中,这些老物件都被运用了起来,一个绷子床、一部旧自行车都成为驿站中的一景。

  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绿色驿站被命名为“造梦工厂”。这源于2015年7月,学校生物教研组长王家太老师,组织二十几名对生物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成立了一家名为“新枫”的模拟公司。公司以生物实验室为研发中心,在循环经济生物园进行规模化生产,利用室外园地进行农耕实践。他们不断生产出深受欢迎的生物技术产品,开创了武汉市高中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先河,曾受邀参与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访华之旅湖北英国教育文化交流展,并大受好评。

  

  绿色驿站“造梦工厂”的打造,让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改善,在模拟公司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了解校园环境问题、学习环境和社会的知识,提高环境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第四十九中的“造梦工厂”,全国绿委造林绿化管理司副司长许传德在看到,有“植物类黄金”之称的国家级保护珍稀植物对节白蜡时,饶有兴致地拿起手机扫描了树干上的二维码,手机上立刻出现对接白蜡的相关知识。许傅德表示,绿色驿站帮助学生在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的同时,与大自然亲近、和谐共处,知道哪些植物是一级保护、二级保护植物,从而形成一种行为的自觉。同时,通过在绿色驿站的亲手劳动,学生们也会对学校的环境更加珍爱。

  项目负责人喻明慧说,从目前武汉已经建成的绿色驿站来看,市民的参与积极性超过预期。通过绿色信用网格管理,居民参与义工活动或捐画捐物累,在绿色银行中兑换义务植树尽责电子证、植物医生、绿色课堂、周末花市,这些都让绿色驿站实现了可持续的发展。

  武汉市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色驿站就是要让市民参与进来,没有市民的参与,驿站就“活”不起来,也就失去了意义。

  责编:叶圣凡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