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省联动第一届长江江豚巡护员竞技赛,扬州江豚巡护队夺首冠
5月22日的湖北监利,伴随声音明亮的出发汽笛,来自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安徽5省8个保护地的巡护员队伍冒着大雨出发,开启为期两天的第一届长江江豚巡护员竞技赛。
鄱阳湖康山江豚巡护队起航
长江流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也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四亿人与众多生物共享家园,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不可避免带来诸多影响,长江巡护员作为保护区野外工作者,担负着自然环境一线守护的重要责任。在生物多样性日开启的这场比赛,寄托了长江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强烈愿景。
岸上也要巡
此次大赛由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湖北监利何王庙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湖南华容集成长江故道江豚自然保护区联合主办,湖北省林业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指导督办,安踏集团、鹰角网络、可口可乐、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企业与社会力量支持举办。来自湖北天鹅洲、湖北新螺、江苏扬州、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安徽安庆、湖南集成、湖北何王庙的8支队伍参加大赛。
安庆江豚巡护员胡师斌举起搜索到的渔网
为期两天的竞技赛分为室内竞赛和野外竞赛两部分。参赛的每支巡护队由一名随行队长及2名巡护员组成,22日举行的正是模拟实战的野外竞赛,巡护涉及全方位综合能力,队伍在比赛中要有良好的分工协作,完整的巡护记录(包括野生动物记录、江面水域情况记录、人为活动识别等)。阻止违法活动是巡护队的主要工作之一,大赛在20公里水域铺设了5个点考察参赛者野外技能:偷捕、排污、破坏管护设施、垂钓、游泳。由工作人员扮演偷捕分子在固定时间段进入巡护地区,参赛队伍需要根据各种可能的线索抓捕偷捕分子,并进行模拟制止管理过程,执法过程通过运动相机和执法记录仪记录。
忠巡护队在比赛中
扬州江豚巡护队队员杨怀
除了巡护图、巡护表格、望远镜、救生设备等日常装备外,每只参赛队伍还有一台装备了最新长江巡护APP的手机,该APP具有“发现物种”,“事件上报”,“远程协助”三个主要功能,内置简单的OA信息查看、个人统计以及物种资料库等辅助功能,巡护系统还配备管理员使用的“实时控制台”,管理员可实时掌控巡护人员的巡护过程,在有紧急情况发生时立即进行连线沟通。
巡护队队员在室内笔试中
不论是人类行为识别,还是野生长江江豚观察记录,都需要拍摄清晰、高度适宜,准确填写记录表。野外比赛的情况还要在当天晚上做成PPT进行展示。5月23日是室内答题,题目类型包括法律法规与案例分析、野生动植物基础知识、野外生存(野外急救/自救)、生态保护、巡护管理技能等多方面。
扬州江豚巡护队夺得“微笑天使”杯
来自江苏的扬州江豚巡护队是22日一早第一组出发的队伍,大雨天气导致赛程异常艰难,好在队员都是拥有30年以上经历的老渔民,长江实施全面禁渔后,他们上岸转产,改为巡护员守护江豚,他们的日常巡护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加上极为丰富的水上经验和专业知识,很快就发现不少线索,顺利完成比赛。笔试考试中,扬州江豚巡护队也一马当先,最终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获颁“微笑天使杯”。
来自湖南的洞庭湖巡护队、江西的鄱阳湖巡护队和湖北天鹅洲巡护队并列第二名。
王丁研究员作为嘉宾代表致辞
闭幕式上,我国著名鲸豚类保护专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世界自然基金会淡水项目首席专家雷刚发表感言并为所有巡护队颁奖。王丁说,参赛队伍的队员们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发现网箱、迅速打捞、记录在案……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十分精炼,野外比赛归来,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仍马不停蹄的投入到汇报成果的材料编写工作中,常年户外巡护的巡护员实际很少接触文字工作,如今在电脑键盘上敲敲打打,许多队员还不适应,进度不快,然而没有任何人放弃,直至深夜,房间的灯光依旧亮着,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感动。他也期待社会各界关注巡护工作,能够将大赛发生的故事,告诉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巡护员群体,支持保护工作。
世界自然基金会淡水项目首席专家雷刚讲话中
雷刚表示,作为长江生态环境的指示剂物种,保护长江江豚就是守护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在江豚保护社会化参与的生态文明时代形势下,在各方的努力下,长江江豚的保护已经取得了“遏制其种群快速下降的趋势”。而各种威胁依然没有扭转,长江江豚保护依然任重道远,它的微笑也需要多样的守护者们,需要政府领导、科学指导、社会组织协调宣传、企业的资助和转型、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一线巡护员们的辛苦工作。期待巡护队员们能将在此次大赛中的所见所学,带回到保护区,融入日常工作,为江豚的保护再创新佳绩。
与会嘉宾为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代笔颁发感谢函
长江保护,任重道远,如何更好地开展巡护工作,政府职能部门的统筹安排与责任划分、巡护员的专业技能与工作责任心、稳定高效的巡护软件、媒体的积极宣传都不可少。你我齐心,自然向好,用智能巡护守卫长江,留住江豚的微笑。(通讯员: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