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路武汉关启用新轮渡码头

2009-06-30 07:49 来源:
调整字体
(楚天都市报)(记者胡勇谋 通讯员王明贵 梁云 陆雪军 实习生甘毅)6月30日,总投资达3000多万元的新武汉关和中华路码头将全面启用,这是有着109年历史的武汉轮渡建设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这将最大程度解决乘客爬坡和风雨之苦,而骑车的乘客,也不用费力推车了。”家住武昌解放路74岁的蔡万武爹爹说,以前,总是走过颤悠悠的轮渡跳板,爬上73级台阶,如今,栈桥如平地,还有蓝色的雨棚,方便多了。

  原有的“江踏子”码头使用了几十年,为什么要重修?

 

  据了解,为满足市民过江需求,武汉市政府将武汉关、中华路轮渡码头栈桥建设工程,列入该市2008年10件实事之一。工程在2008年10月30日动工,本月28日竣工,30日正式启用。此前的5月1日,武汉关码头已试营运。

 

  因武汉关码头岸坡平缓,码头采用了架空斜栈桥结构,由趸船、活动钢引桥、架空栈桥、桥台和升降楼组成,栈桥长100米、宽10米。趸船与斜栈桥之间,设置移动的滚动式钢引桥,一端设置滚轮可在斜栈桥钢轨上随水位涨落上下滚动,另一端与趸船连接。

 

  而中华路码头,采用浮码头及部分架空斜栈桥码头相结合的结构型式,由趸船、活动钢引桥、承台、桥台、架空栈桥、和升降架组成,平面采用“之”字形布置以减小斜栈桥坡度,栈桥长150米、宽10米。

 

责编:郝琦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