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一手食品”家族扩大

2010-01-29 12:06 来源: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记者杨菁 通讯员梁菠萝 实习生吴琪)近日,一只从台湾来的集装箱,装满各式年货,抵达阳逻港。据了解,它们从台湾出厂,到走上武汉超市货架,只花了20天。

  28日,中百仓储生活剧场负责人介绍,这些年货,包括台湾的饼干、果冻、饮料等,是超市直接向台湾生产厂家订制的。

  在生活剧场常青路店,记者看到,多数台湾食品的生产日期为去年10月-12月,还有不少产品的生产日期是今年元月。其中,一袋牛轧糖的生产日期为2010年1月8日,20天前产自台湾。

  此前,台湾食品到武汉,要经过各级进口经销商,从上海等沿海港口,转运到武汉,等到了市民嘴边,最起码过了2-3个月,多数时候得半年。不少市民反映,进口商品距离保质截止日期仅有几个月。

  今年,本地超市购买年货,更喜欢“裁弯取直”:剔掉中间环节,联系生产厂或农户,源头直采。

  不仅是台湾商品,法国、美国红酒,韩国泡菜、牛奶等进口食品,都由超市自己进口。

  如此,能保证食品新鲜,还能降低进口食品价格。眼下,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口食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10%-15%。

  如500-800克的大包装曲奇,内地产的品牌与进口品牌的价格都在100元上下。其中,“北海道恋人”礼盒,在武汉卖118元,与在台湾7-11超市内的价格基本一致。

  在中百仓储,内地产年货的直采量也在大幅增加。

  花生是传统的年货,销售量一直不减。过去,武汉超市销售的花生,很多由山东生产,由福建、广东食品企业分装,再转到武汉销售。今年,中百与山东生产企业签约,购买咸干花生,品级更高,价格也合算。

  在新疆,中百从农户手中购回“白巨王”葡萄干,粒大饱满,非常甜。当地人介绍,这种葡萄新疆每年收40吨,中百一口气买回10吨,这几日销量都不错。

  据了解,超市直采年货,并不是虎年新专利。不过,往年直采,多半针对生鲜产品,采购范围从省内逐步扩展到国内其他地区,境外直采很少见。

责编:吴慧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