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网媒看丹江口铸就水都丰碑

2010-06-19 14:08 来源:
调整字体
(记者 邹丹)金色六月,第二届全国网络媒体湖北行采访团走进本次活动最后一站——“中国水都”丹江口,如今,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丹江口正用科学发展观为“指挥棒”,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铸就“水都”新的丰碑。

 

 

汤元昌为采访团讲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6月19日上午,采访团一行登上丹江口大坝左岸,站在坝顶俯瞰,两岸山丘披绿挂翠,逶迤起伏,犹如两道绿色的屏障,亚洲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库内,烟波浩瀚,碧波粼粼,宛如翡翠。据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汤元昌介绍,选择丹江口为南水北调中线,是因为丹江口水量充沛,每年388亿方米。水库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因为丹江上流流域植被保存好,水土流失少,没有大污染源,即使汛期水仍是清的。水面1050平方公里,库容大,净化能力好。丹江的水从汉江的库沉淀后返回丹江的库,从陶岔取水送到北方。此外,丹江口地势高,由南至北,没有高山险壑阻挡,是一个很好的天然通道,可以挖渠送水直到北京、天津。

 

 

丹江口水库烟波浩瀚

 

  为确保“一库清水送北京”,丹江口市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先后关停了对水源污染严重的小冶金、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等企业100多家,对大坝以上库区范围内有可能影响水质的40多家企业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重资投入投入水污染治理。南水北调工程对丹江口水库的环境保护提出了严格要求,客观上给丹江口市带来了暂时的经济损失。“高科技、绿色、节能、环保”成为丹江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招商引资的标准。台湾阿里山现代高科技农业园、农夫山泉、雨润集团、西保集团等一批大型知名企业落户,东风工业园、新兴重工工业园、广深工业园、农产品加工工业园等项目稳步推进。“正是靠着丹江口水库的优良水质和丹江口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在全国知名度的提高,不少知名企业才慕名而来,这些企业为我市调整经济结构,实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丹江口市市长曾文华这样表示。经过4年的重构,丹江口市已初步形成以冶金、汽车零部件、医药化工、绿色食品工业和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型工业产业格局。

 

 

水坝加高工程施工中

 

  南水北调中线二期工程,丹江口大坝需增高加厚,为水库扩容,受此影响,丹江口将动迁移民近10万人。从2009年8月20日首批迁移开始,到2010年4月29日,丹江口市陆续组织了20批次移民搬迁,共移民1557户6625人,圆满完成南水北调试点移民外迁任务。6月10日,丹江口市浪河镇河口村52户181名移民顺利迁至武汉市黄陂区大潭原种场七会村安置点的新居,拉开了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大规模整体搬迁的序幕。目前,丹江口正举全市之力开展移民工作,所有移民工作队员全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以“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为目标,努力实现移民工作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任务。

 

 

丹江口水库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责编:吴慧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