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华农教授为食品添加剂“洗冤”
(武汉晨报)(记者 崔梦欣 通讯员 范敬群 实习生 周君)你知道吗?果冻其实就是食品添加剂制成的,人一天可能摄入几十种食品添加剂。7月2日,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举办公益讲座,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黄文为被误解的食品添加剂“洗冤”。
黄文从1989年起,一直从事于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与贮藏、食品化学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讲座伊始,大屏幕上出现两行大字:“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现场顿起一片窃窃之声。黄教授介绍,远古时代,我国就有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记载,如盐卤、石膏凝固豆浆等,“其实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食品添加剂,日常烹饪时就要放酱油、放味精鸡精等食品添加剂,果冻则完全由食品添加剂制成。”
黄教授介绍,正常生活中,每人每天几乎都要摄入十几至几十种食品添加剂,目前国际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已达2万余种,其中直接使用的约5000余种,常用的在1000种左右。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黄教授举例称,近年来影响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中,罪魁祸首往往都不是食品添加剂。如奶粉中的三聚氰胺、鸡蛋中的苏丹红、喂猪用的瘦肉精等,都属于化工原料,是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有毒非食用物质。
黄教授还称,天然的食品添加剂不一定比合成的安全。安全与否是通过ADI值判断的,ADI是每日允许摄入量的简称,是依据人体体重,终生摄入一种食品添加剂而无显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许摄入的估计值,通过大量实验获取而来。这也是评价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首要和最终依据。
责编: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