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甘金华:慈善之门等待制度叩响

2011-11-30 10:57 来源:
调整字体
(通讯员 殷娜 记者 邹丹)日前,湖北省道德模范、武汉市人大代表、华发鼎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甘金华捐资百万元订购3万份《帅作文》周报,免费赠送2万份费“大别山试验区”1000多所学校1万个班级,另外1万份免费赠送给武汉市贫困家庭学生。

  1994年至今,从最初的百元、千元到如今的十万、百万,甘金华在慈善之路上已经行走了17年,扶弱济困累计捐款达900万元。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慈善,是丈量人心温度的一把标尺,是衡量社会文明指数的一个标杆。当慈善之举十余年如一日,善举就会变成一种习惯。

  对于甘金华来说,这种习惯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每当有人对其表示钦佩时,他总是显得有些腼腆。他说,开始并不知道这是慈善,只是在自己力所能及时给与他人的一种帮扶。从最初对家乡的回馈,到对素不相识的人伸出援手,他感受到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渐渐慈善变成了他的一种人生理念,成为他说不清道不明的本能。

  “5月13日,第二十一个全国助残日,捐助100台新彩电,大致需要12万元;

  8月10日,到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今年考上大学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送去10万元。今年已经是第5个定向捐助的年头了;

  ……

  随手翻开甘金华的记事本,这样的近乎直白的行程记录就会映入眼帘。

  2006年的那个夏天,湖北红安农民余振海一家两个女儿同时考上了大学,而高昂的学费让他难以决定谁去上大学,这个一筹莫展的农民只得四处求助。甘金华获悉后,冒着瓢泼大雨,为余振海送去8000元捐款,让两个孩子顺利入学。如今余家大女儿进入外交部成为了一名外交官。“直到去年她还给我写信,说要组织‘寻亲团’回来感谢我的支助。”甘金华笑了,“每次我都婉言拒绝了,不过我听说小女儿的发展也很好,老余家修起了两层楼楼房,她们用知识改变了家庭的贫穷,还有比这更让人欣慰的事吗?现在,这俩姐妹每次回到家乡都要捐助十来个孩子读书,这不是比什么感谢都让人欣喜吗?”

  甘金华用那质朴的情感展示出那种急人所难的古道热肠,那一份不分时间地点,遇到困难就伸出援手倾囊相助的真挚爱心。5年来,仅在长阳县甘金华就资助了300名贫困学生。看到孩子们成绩优异,看到老乡们送来的自酿玉米酒和亲手做的布鞋,甘金华觉得这就是快乐!他的行动感染了身边的朋友,在他的周围渐渐形成一个“慈善圈”。而一些受助者也在他的感召下,开始行善扶贫,慈善的星火,在默默地传承着。

  传下去,这是甘金华说得最多的话语。在他眼里,慈善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一个人的力量总是微弱的,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做一点,就能拧成一股绳,烧出一团火,那将会温暖更多的人!我们的社会才能够更加和谐。”

  企盼立法为慈善“护航”
  
  慈善给甘金华带来了快乐,同时也产生了困惑和苦恼。

  随着他的慈善与捐助事迹不断增多,社会也给予他各种荣誉,甘金华变得更加繁忙起来。每天都有不少求助电话,一些慕名而来的人也常在他家楼下守候。
  
  “有人说我逞能,但我不是!”甘金华反问,如果眼看一个孩子因为几千块钱就要放弃学业,要不要伸手?
  
  “的确,这些困难群众找政府、找慈善会就能解决。可是,目前的现状是各种慈善申请都需要周期,这样时间错过了,孩子的前途就耽误了。我怎么能拒绝呢?”
  
  即便如此,外界还是有人说甘金华是想出风头。“他们说‘比你甘金华有钱的人多了。’我承认比我有钱的商人很多,但我绝不会做一个吝啬的有钱人。近三年,每年我拿出200万元来帮助别人。”甘金华说得很硬气,这些年有很多知名媒体主动要求采访他,他都拒绝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说甘金华想出名,甚至质疑甘金华是否确实每年捐出200万?

  “坦白说,今年到现在我已经拿出了200多万元,可是我手上只有170万的票据,平时那些零星资助的,我怎么算?学生家长随手写个收条算证据吗?”对甘金华来而言,好事做了就行了,也不求什么回报。“可是,我还是有困惑,为什么如今慈善会这么容易遭人误解呢?要让慈善晒在阳光下!”

  慈善事业被称为“玻璃缸里的鱼”,惟其透明,才能提升人们的信任和慈善热情,才能推动慈善事业不断进步。如今,全国尚无相关立法。 特别是近年来“陈光标现象”、“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事件,让社会对慈善,对捐助变得异常敏感。制度的缺失,让慈善陷入尴尬境地。
  
  现在,甘金华最期盼的是有关慈善方面的法规早日出台。作为市人大代表,从2007年开始,他就积极提出建议加快慈善立法,完善激励机制,让更多的人愿意献爱心、乐于献爱心。
  
  坚持行善十几年来,他深深体会到其中的苦与乐。现在有钱人很多,可是做善事的又占多少?一些人自己不愿做,还怀疑别人的动机。这些年,风凉话他听了不少,可几百万元的真金白银,都是从他口袋里掏出来的呀。“名,我有,全国劳动模范已经是最高的荣誉;利,我不差,挣的钱吃穿不愁!还图什么?别人因为我的帮助,命运和生活得到改变,这让我很有成就感,人生也因此变得更充实和快乐,就这么简单!”

  然而,有时候钱捐了,甘金华的心里反而堵得慌,因为善款并没有被好好用在刀刃上,因为一些企业家对慈善不理解、不支持。“建立慈善捐赠的奖励机制,提高捐赠企业的税收减免比例,健全捐赠钱物的社会公示制度……”市人大代表甘金华在关于慈善公益事业立法的议案中,提出了这一设想,以鼓励更多的人“向着慈善的阳光奔跑”。他希望国家通过完善法规,进一步规范慈善行为,保障“善款善用”。同时,通过法规明确税收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对热心慈善事业的个人和企业给予支持和鼓励,让“雪中送炭”、乐于助人成为社会风尚,促使更多的企业家站出来献爱心,缓解因贫困差距拉大而产生的社会矛盾。   
  
  慈善事业是一项需要爱心的事业,格外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予以保障。为此,他继续建议武汉市尽快制定慈善事业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范和完善社会捐赠资金、物品的管理,保障捐赠人的意愿得到落实。他认为,政府还应加大慈善事业的扶持力度,建立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社会公示制度,保证慈善款物的安全。
  
  大爱无痕,润物无声。唯有健全法制,才能消除社会的慈善“寒流”,叩开慈善的大门。

责编:邹丹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