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婚后与养母比邻而住尽孝心

2012-07-08 18:24 来源:
调整字体
(通讯员 吴永寿)有没有血缘关系?今年30岁的黄萍女士觉得并不重要。趁着出差前,她来到汉阳区永丰街磨山社区,看望了65岁的“母亲”易佑顺。

  每次出远门前看望“母亲”,是黄萍的习惯。3岁时,她随离异的父亲从应城老家来武汉种菜,寄养在易佑顺的家里。

  “我并没有觉得,这里不是我的家。”黄萍说,在汉阳永安堂小学上学,一日三餐全在易妈妈家吃喝,学费也是易妈妈出。

  长大后,黄萍懂事了,知道易佑顺妈妈不是亲妈,但她仍然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中学毕业,黄萍在江汉二桥附近打工,每晚12点才下班。担心女孩不安全,在附近上班的易佑顺的妹妹,即黄萍喊的小姨,每晚骑自行车接黄萍。

  后来,易妈妈干脆将黄萍接了回来,在附近找了一份工作。“易妈妈对我的好,让我从来没有觉得我们不是亲母女!”黄萍说,自己还经常对易妈妈撒撒娇。

  结婚以后,为方便照应,黄萍就住在离易妈妈家2公里的相邻仙山社区。每当易妈妈过来,黄萍总是高兴地介绍:“我娘家人来了!”还忙前忙后,端茶倒水。

  因为这份特别的母女情,易妈妈当选为汉阳区永丰街十佳道德模范。

责编:邹丹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