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并举荆楚渴盼“开放红利”

2013-01-27 07:35 来源: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记者 陈曦 张哲一)今天(1月26日)下午,湖北省两会召开了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4位人大代表和3位政协委员共同探讨如何内外并举,把“开放红利”落到实处。

  发展必须突破行政和区域界线

  “2011年,武汉城市圈GDP占湖北当年总量的62%以上,长株潭城市群占湖南全省的4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承载了江西60%以上的经济总量。”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孙秋云在报告里勾勒出湖北开放改革的大致路径。他说,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一个竞争性协作的局面,这就要求我省的发展必须突破行政和区域界线,实行功能整合和区域联合,做大产业,如中三角、中四角联合,与中原经济圈联合等。

  孙秋云还提出,湖北是农业大省,应做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但与此同时,这项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却面临着一个窘境——农业贷款困难。他举了几个例子:2008年荆门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企业需要贷款32.83亿元,实际贷款14.58亿元,缺口18.25亿元,占贷款需求的55.65%;京山县峥嵘农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长刘若峥种地1290亩,每年要交80余万元的承包费,但他迄今只贷到信用社1年期贷款4万元,农行3年期贷款3万元。“农业产品深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一般季节性强,原料收购每年一次需要流动资金量大,但贷款门槛高、融资难的问题难以解决。”

  除此之外,孙秋云还提到了扶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减少物流成本、培育社会组织等问题。

  三联招商招出国家级产业园

  “现在,我们对改革开放、开放的红利、该不该开放等问题,在思想认识上没有问题,主要是要研究如何扩大开放。”红安县委副书记、县长余学武在发布会上结合红安的招商引资工作谈了谈他对“开放”的理解。

  过去,红安县招商主要是靠政府去找信息、洽谈,虽有成效,但问题也很多,比如成本高、周期长、命中率低,一些实力不强的企业鱼目混珠,个别企业圈地不建,等等。经过思考,他们在招商思路和模式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探索出了“三联招商”模式,即:由单纯的政府招商改为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组织联合招商。

  余学武举了一个香港融园控股公司在红安县投资融园家具产业园的例子。融园控股公司2011年5月份开始和红安洽谈,反复探索怎么样招真商、招大商,最后与政府形成了统一认识:第一,政府搭建平台,主要是为企业配套基础设施、政策环境和相关服务;第二,融园公司做专业园区的运营商,根据政府的总体规划,做园区的专业发展规划、做招商引资的策划,并搭建部分企业投融资平台,同时根据落户企业的需要,为其代建厂房;第三,组建就是行业协会。

  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政、企、行会三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实现了互利共赢。截至目前,融园家具产业园的总体规划13平方公里,已经完成第一期建设和第二期的的启动,建成面积5000亩,签约项目86个,开工在建和投产的企业46家,于2012年12月28日被中国家具协会授予“国家级家具产业园”称号,被誉为全国家具行业从无到有、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壮大的一家。

  “如果按照过去的模式招商,十年也做不到。所以,我认为开放是全方位的,是有思想、有方法、有体制、有机制的。”余学武总结道。

责编:曾伟龙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