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线12处测速电子眼7月上岗
昨日,在三环线姑嫂树新湾天桥附近,很多车主发现,车流缓慢,但有辆长面包车却在隔离的一条车道内飞驰……原来,这是武汉市质监局计量所在对三环线上最后一个测速点位的测速装置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并颁发证书后,交管部门才能启动测速装置并对超速行为予以罚款。
测速揭秘:相隔5米的线圈测超速
装好传感器,调好测速仪,测速车以时速80公里匀速通过电子眼“视野”……昨日,记者随武汉市质监局计量所专家一起,现场见证了整个电子眼测速装置的检测过程。
上午9时40分,一行人来到三环线姑嫂树路段新湾天桥附近的一个固定电子眼测速点位。工作人员先是用警用路锥,隔离出一条五六百米长的车道;计量专家则忙着从测速用的长面包车上,打开测速仪,在车门右侧装好传感器,前车牌处接上车速显示器。
记者看到,在距离固定电子眼线杆前方约20米处,有两段刻痕。“这两段刻痕下面,埋着的正是两股线圈,两股线圈之间的距离,长5米,就是测速距离。”计量所高级工程师贺勇介绍,当车辆经过第一股线圈时,测速装置会记录一个时间,并以毫秒计;当经过第二个线圈后,又记下另一个时间,这样电子眼的测速装置就能根据5米的距离和通过时间,来计算出该车辆在测速范围的时速。一旦超过交管部门设定的超速标准,该车辆的车牌和车身就会被瞬间拍摄下来。
检测装置安装好后,测速面包车倒驶到300米开外,然后加速行驶飞驰而过。记者现场看到,当车子经过测速距离(即两个线圈之间)时,车子车牌处的显示器显示为“93.0”;第二次,又以低速行驶通过,则显示为“55.1”。贺勇告诉记者,为保证测速的准确性,测速仪器的时速精确到了0.1公里。
与此同时,该处固定电子眼测速装置的生产厂家武汉市力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徐伟,则手捧着笔记本电脑给贺勇看。只见电子眼的测速系统里,清晰地拍下了刚才面包车两次通过的记录。不过,第一次的数据为时速91.0公里,第二次时速为54.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