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首次将云南纳入 湖北段月底上报

2013-10-15 08:14 来源: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记者 魏娜)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启动《推动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指导意见》编制工作,要求沿江的7省2市尽快起草本省总报告和6个专题报告。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湖北段相关报告正在起草中,有望月底提交至国家发改委。

    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研究长江流域经济20余年。近日,他向记者介绍,随着长江上游的成渝经济群和下游的沪苏浙长三角日渐成熟,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崛起,对“长江经济带”的形成至关重要。

    今年9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共同召集的《推动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指导意见》起草动员大会,“长江经济带”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作为专家参加会议的秦尊文介绍,国家旨在依靠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3个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和重庆三个航运中心,推进腹地开发。

    据统计,长江流域经济总量占全国GDP的四成。秦尊文透露,此前“长江经济带”的定义多指为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7省,以及重庆、上海2市,此次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提出的“长江经济带”首次将云南纳入长江区域,而将浙江“移出”。

    他解释,云南的16个市州中有7个在长江沿线,而此前一直被纳入长江范围的浙江,地理位置其实并不沿江,“此次调整,对打通长江黄金通道,有着深远的意义”。

    据悉,各省起草的方案主要研究提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以及优化空间结构的总体方向,明确沿江岸线功能区段划分原则和方案等。

    武汉市发改委人士表示,他们参与湖北部分内容的起草,相关部门人员均取消了“十一”长假休息。据悉,武汉段报告起草已近完成,等待国家工作组的检查。

    武汉建设

    长江航运“腰眼”

    (记者吴昊 通讯员陈冲)国庆过后,国家有关部门调研仍在沿江各省密集进行。昨日,武汉新港透露,在刚刚召开的调研会上,武汉新港提出将武汉作为长江航运“腰眼”进行建设。

    武汉新港介绍,武汉正在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而武汉地理区位正位于长江经济带的“腰眼”,距上海、重庆均1000至1200公里航程,是长江上中下游联动发展的关键环节。

    武汉新港提出多项“强腰”举措,包括加快发展临港经济,打破改革开放三十年“沿路开发”的格局,规划和扶持沿江高等级公路和疏港道路的建设,加快沿江铁路包括客运专用线建设,对重要港口的疏港铁路建设给予政策扶持,并结合上游水利设施建设和实施联合调度扩大的调峰能力,研究和调减沿江蓄滞洪区范围,扩大沿江城镇和产业发展的空间。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