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都市环保杯”高校环保创意大赛落幕

2013-12-23 09:45 来源: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记者 郝琦)

颁奖典礼现场

  历经近3个月激烈角逐,12月22日,由长江日报、武汉市环保局、长江网、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届“都市环保杯”高校环保创意大赛正式落下帷幕。由武汉理工大学E.A.Team团队设计的“自供电鼠标”,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万元大奖。

选手将作品带到现场展示

  300余件作品角逐大赛 外地学子踊跃参加

  据了解,自9月底启动以来,“都市环保杯”首届高校环保创意大赛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武汉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进行巡讲。每场巡讲都邀请资深环保专家,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共吸引超过2000名大学生参与。

  随着动感音乐的响起,多名华科大文华学院的学生身穿由蚊帐、彩纸制成的时装走起了“秀”,正式拉开颁奖典礼的序幕。

环保服装秀

  本次大赛中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各式各样的环保创意作品。截止征集结束,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25所高校的学子,共递交作品306件,其中145件作品入围。

  这些作品中,既有实用性强的环保小发明,也有充满视觉震撼的环保工艺品。评委们从入围的145件作品中评选出60件复赛作品,并从中评选出1名特等奖、5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以及30名三等奖。

与会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奖

  此外,不少外地学子主动提交作品,积极参赛。最终,安徽工程大学查佩仙的《今天你低碳了吗》和中国矿业大学黄海昌的《C+life 对传统农贸市场的改造》等两件作品,获得本次大赛特别奖。

  晚会上,主办方还对积极参加大赛的选手和单位颁发了“纪念奖”及“最佳组织奖”。

  环保创意亮点纷呈 武汉理工大成最大“赢家”

  本次大赛中,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工科男女”踊跃参与,其作品几乎占入围数量的1/4。复赛中,该校E.A. Team的作品“无线压电式自供电鼠标”和“源动力”团队设计的“远程控制家庭断电节能插座”,以其实用的构思及广阔的市场前景打动了评委,分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

武汉理工大学子获特等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积水团队”,则依托专业优势,以“雨水的收集和回用”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计出降雨自动化检测仪和雨水收集回灌地下水系统,为我国北方地区地下水的回灌提供可行性方案,一口气拿下两个一等奖。

  余下的两个一等奖,分别被华中科技大学“Hust Idea”团队的蒲公英烟雾净化器和武昌理工学院“专利达人”陈神飞设计的“温差发电杯”夺得。

华科大选手曾文娟代表一等奖得主发言

  此外,在二、三等奖作品中,也不乏亮点。华科大文华学院张晴用鞋盒、罐头瓶和彩带等废弃物制成的一组环保工艺品,既美观又实用,恰如其作品名《点亮》,激发了身边同学们的环保热情;武汉科技大学建筑专业的“LAU创新设计”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以“立体堆叠法”处置垃圾,避免填埋和焚烧处理方式带来的危害。

  拼创意 “学生味”胜过“工业味”

  本次大赛对征集作品的范围未做过多限制,大如空气污染治理、城市污水处理、新能源利用、湖泊保护、绿色出行;小如日常生活中的节电节水节能小设计,都可报名参赛。

  而每件作品的最终成绩,则取决于其创新价值、绿色环保价值、可推广价值、设计严谨性和设计美观性等5个方面。

获奖选手合影

  “这些作品中,不乏专业化极强的环保工程设计,但更能打动我的,则是那些来源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灵感和创意。”作为评委之一,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开发部部长宋自新认为,环保工程设计固然能解决较大环境问题,但创意度较少,工业味浓重,往往只是技术改良,从设计到实现,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有的作品创意则来源于生活,将环保元素融入鼠标、保温杯等日常用,并具备一定的市场前景,质朴又不乏创意,令人眼前一亮。”宋自新说。

  但宋自新提醒,缺乏可操作性及制作成本较高,仍是大学生创意中暴露出的问题。例如作品中有件双轴太阳能供电设备的设计,能根据太阳位置自动调整,实现最大转化率,但忽视了转轴能否承受笨重的硅晶板;可用手机远程控制的插座,虽然方便,但其核心主板就要300多元。“只有不断加以改进设计、降低成本,才能让作品顺利变为商品。”

  学子热情不减 明年大赛向全国征集作品

  据了解,目前各校大学生都是以参加校外或校际的主题活动为主,如“地球一小时”、“爱我百湖”、“绿色社区”、“江滩无车日”等,以设计作品的形式参加社会上的环保比赛还较为少见。

项明武在会上发言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项明武表示,赛事的举办,不仅点燃了高等院校里老师和同学们环保创意的热情,更在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关注。作为主办方的企业代表,项明武承诺,今后的日子里,愿和学校、政府、媒体及社会各界一道,携起手来,为推动环保事业,共建美好家园做出最大的努力。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堂林以《长江日报》另一品牌赛事“楚才杯”为例,勉励“都市环保杯”高校环保创意大赛再接再厉,办成高校中的环保“楚才杯”。

  尽管本次大赛已落下帷幕,但每天仍有大量学子申请加入官方QQ群,咨询比赛事宜,其中不乏外地高校的学子。对此,主办方表示,明年还将持续举办第二届高校环保创新大赛,并在首届的基础上,将范围扩大至全国高校,让更多学子的聪明才智得以展现。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