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24座桥梁开始"体检" 野芷立交首测心电图

2014-01-16 09:04 来源: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

  昨日凌晨,桥梁技术人员通过动载试验检测桥梁安全。就像医生为病人测心电图,大桥动载试验,就是把所有仪器连到大桥上,从而测出相关数据。

  前晚11时30分起,三环线南段上的24座桥梁陆续开始安全检测,野芷立交“打头阵”,首次测量“心电图”。零摄氏度低温下,技术人员一直忙碌到昨晨6时。

  前晚11时30分,记者赶到时,野芷立交已经封闭,武汉市城管委、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的项目组在桥上准备就绪,布设测点、调试仪器。冒着零摄氏度低温和凛冽寒风,他们身着军大衣,各自就位。

  记者看到,桥梁两侧已布设了长长的电线,一根根电线从桥下墩柱一直连上桥面,一头连着小圆球安在大桥桥身,另一头则连在仪器上。

  “就像医生为病人测心电图,大桥动载试验就是把所有仪器连到大桥上,到时根据这些小圆球,就可测出我们要的各种数据。”中铁大桥局武汉桥科院一所副所长袁建新称,“我们只要一启动仪器,桥上有车通过时就会显示相关数据,电脑上会呈现心电图。”

  小圆球就是传感器,野芷立交的每片梁上安有3-5个,每个墩柱上有4个,整座立交约有30个传感器。检测开始后,6台装满土方的载重汽车依次上桥,每台自重加载重共30吨。车辆按照桥面上已划好的轮位排列,每轧过一台车,电脑上就显示出“心电图”。“这些能反映桥梁的自振频率及动力性能”。

  袁建新介绍,除传感器外,立交桥上还贴有40至50个应变片,通过电线接到桥下布设的专用静态采集仪上,被称为“静载试验”,以反映大桥的强度和刚度及应力变化。

  记者看到,6台车辆不断变换“队形”,有的停在距离桥墩较近的位置,有的则停在两片梁之间。“对桥墩加载,是考察桥墩的沉降和着力,对梁加载是考察抗弯性。”现场工程师介绍,借助这些高科技设备,桥梁的支座位移、应力、变形和震动等多项参数都能获得准确数据,作为研判大桥是否“健康”的主要依据。

  野芷立交不久前曾因渣土围困,出现桥墩支座偏位情况,桥科院承揽了野芷立交病害桥墩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此次是检测桥墩加固后的荷载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施工要求。并将对后续运营过程中的桥墩变化进行自动化监测,采集墩柱倾角及偏位、左右幅梁间距变化、伸缩缝伸缩量及横向错动等方面的数据,传输到桥科院的云计算中心,云计算中心进行分析,业主武汉市城管委可通过互联网登录监测客户端软件实时在线查看监测数据。

  据悉,三环线上共有39座桥梁,另外15座位于北段的桥梁已于去年检测完毕,因重载货车较多,部分存在裂缝、混凝土缺陷以及支座脱空等病害。

  前夜至昨晨,项目组已完成对野芷立交、李纸立交等4段桥梁的“体检”,检测报告将于近期生成。

责编:熊志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