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热干面大赛引来市民“怀旧”

2014-05-23 08:14 来源:
调整字体

武汉晚报讯:(记者邵澜 实习生马莹)一碗热干面,勾起了武汉人对过去的怀念。5月22日,由本报和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合办的第二届热干面大赛,开始接受店家自荐和粉丝推荐,不少“怀揣”着故事的市民,也纷纷联系本报,要求一吐为快。
    去年落榜,今年第一个报名
    去年首届武汉热干面PK赛上,常青麦香园热干面馆虽然进入了前20名,但最终以几分之差,无缘“十佳”热干面馆。
    昨天上午7点,老板李亚娟,就给本报打来电话,第一个要求报名参赛。她说,去年虽然比赛失利了,但她的热情反而更浓厚了。经过近一年改进,如今店里生产的热干面,已经逐渐得到了很多食客的认可。
    “做热干面没有别的巧,只要用料好,分量足,各种制面的步骤都不投机取巧,做出来的面就一定会好吃。”
    店家和粉丝同时推荐报名
    昨天上午10点,沈孟齐先生来电说,他在江岸区桃源七号开了家“老沈面馆”,自己从碾面开始做起,已经做了30多年了,对热干面非常有研究,希望能参加热干面比赛,向同行学习。巧合的是,沈先生在推荐自家的店铺时,其“粉丝”吴先生也来电,向本报推荐“桃源小路老沈面馆做的热干面,是过去老武汉的味道,味道非常正宗,料也实在,生意很好”。
    一碗面里故事多
    除了推荐热干面,还有不少市民表示,热干面比赛,勾起了他们很多回忆。
    今年61岁的苏先生说,小时候住在中山大道附近,家旁边就有一家热干面馆,老板是黄陂人,大约三十来岁,他家的热干面做得非常好吃,芝麻酱磨得非常香。每次闻着香味,他就忍不住跑去,站在门口看别人吃面。
    “老板人很好,知道我没钱,有时也给我调一小碗,不要钱。”苏先生说,“那时候家里穷,经常吃不饱,老板给的这一碗面,吃得特别香,特别慢。”后来,苏先生一家,因为家庭变故,搬到汉阳去了,就再也没有见过那位店老板,“小时候不懂事,拿了面就跑了,到现在我还欠他一声谢谢。”
    (欢迎市民致电本报热线82333333,继续说出您和热干面的故事)
    附:热干面大赛报名方法
    ▲直接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至武汉晚报新闻热线82333333
    ▲手机等自拍推荐视频,上传看看湖北网
    推荐方式:参选单位(面馆)名称+地点+理由+推荐人名字及联系方式
    推荐者将有机会成为武汉第二届金牌热干面大众评审团
    报名截止日期:5月30日

责编:叶圣凡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