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武汉开通6条公交微循环
市交委:拟定在后湖、四新新区、光谷等区域开通15条微循环线路、配车200台,已签订购车合同。在已开通353路和357路两条公交微循环线路的基础上,确保6月底开通6条微循环公交线路。
根据突出问题整治要求,公交制定“五禁止”措施,禁止腰牌模糊不清、安装不平整、驾驶室不整洁、车辆灯光不全、车身广告及车厢内设施破损,截至6月中旬,查出的1652起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开展公交车医疗、医药广告专项检查,共抽查线路76条,车辆383台,对检查中存在的不雅广告下达了整改通知。截至目前,全市公交车载电视屏商业广告全面静音,新闻类、公益类广告播放语音控制在30分贝内,车内LED电子屏停止发布商业广告,车内导乘图广告改为乘车规则。已对2847台单层车和497台双层车的车身广告进行整改,6月底全部整改完毕。
规范收费
市卫计委:全市纳入承诺范围的161家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32家,基层医疗机构129家)已全部完成2013年7月-2014年5月份收费清理自查工作,自查发现违规金额共计344万元。
市、区卫生计生部门上半年累计抽查查出违规收费3757项,违规金额共计67.35万元。经过检查,发现部分单位还存在如医嘱与收费清单不符、床位费收费标准超标、多收取超声图文报告费、多部位大型检查未执行第二部位减半政策等问题。要求各单位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处理。
此外,就医疗违规收费问责214人,经济处罚12余万元。如组织12320工作人员对各区、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收费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进行暗访,对电话完全不畅通的5个区进行了全市通报批评;严肃查处了媒体报道《花90元就能“买”一张健康证》问题,给予6人党纪政纪处分,责令区卫计委停止张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证代办工作;查处了《市治庸问责办暗访医院价格公示情况 市中医院价格公示不清查询不便》问题,对1人进行了问责处理;查处了反映黄陂区中医医院CT室私收病人现金分配问题,给予1人行政记过处分;目前正在查处患者反映蔡甸区中医医院乱收费问题,拟给予3人党纪政纪处分,5人问责处理。
“三公”公开
市政府办公厅:全市55家市直部门“权力清单”共计4530项已于3月31日前全部对外公布,13个区的“权力清单”于4月20日前也已对外公布。与“权力清单”相对应的市级权力流程图即“程序清单”和“责任清单”编制工作已进入审核阶段,将于6月底前对社会公开。区级权力流程图将根据计划安排,于7月底前对社会公开。
除涉密单位外,全市101家部门和单位(一级部门单位)集中公开了2014年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部门预算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基本支出细化为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和商品服务支出,项目支出细化到具体的项目。“三公”经费预算公开总额和分项数额,并将“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细化公开为“公务用车购置费”和“公务用车运行费”。各部门单位的预算信息除在本部门门户网站公开外,还与政府门户网站、市财政局门户网站链接,并设置集中公开专栏,方便公众查询。
市财政局:2014年市直部门“三公”经费控制数为3.01亿元,比2013年压减12.8%,连续五年下降。
截至6月19日,市直部门已公开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扶贫资金等涉及民生的财政专项资金20项,科技研发、环境保护等专项资金6项,金额49.6亿元。
责编:张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