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炼铁工李昌齐“本色出演”青春武钢
(长江网记者 汤洁)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耸立的高炉,懒懒地倾洒在武钢炼铁厂区,在绿地上留下斑驳的光影。嘀……白色的通勤车稳稳地停在炼铁厂八高炉车间,从车上下来一位身形高大、模样清秀的小伙子,他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主人公,炼铁厂八高炉车间甲班副工长——李昌齐。29日,记者从武钢共青团系统工作信息发布和交流平台“青春武钢”公众订阅号(WISCO-YOUTH)上了解到,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日到来之际,武钢共青团将通过“青春武钢”持续推出80、90后青年工人的劳动故事。
李昌齐今年26岁,2012年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同年进入武钢工作。2014年荣获炼铁厂“先进职工”,2014年成为炼铁厂“金牌团队”成员,2015年一季度炼铁厂“十佳”党员明星,现任武钢股份炼铁厂八高炉车间甲班副工长。
由于炼铁工序需要连续性生产,炼铁厂青年工人大多需要倒班,一天之计在于晨,现在就带你一起走进炼铁工平凡的一天…….
07:25,炼铁工们迅速低换好工作服,在炉前会议室召开班前会,李昌齐和班组同事们围坐在会议桌前,总结上一班工作中的不足,介绍上一班生产情况,并对今天一天的工作进行安排。
07:35,上下班开始交班,李昌齐调阅接班前16个小时的操作参数,并将重点参数曲线画在工作本上,全面掌握高炉状况,方便对炉况、炉温走势预判,为一天的参数使用做好准备。
07:50,炼铁工通过观察出铁口获得炉温、物理热、铁水流速、渣铁情况等信息,看铁样断口则更为准确、快速。李昌齐接班后到炉前取铁样,并砸开看断口状况,凭借生产经验可以看出[Si]、[S]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掌握第一手炉况信息,并给车间、工长作操作参考。
8:10,风口平台安装有为高炉输送1200℃热风的热风管道,是重点监护区域。李昌齐和喷煤工到风口平台进行送风装置测温,并用视孔镜观察炉内状况,视孔在送风下直管末端,在视孔看到的炉温信息比看铁样判断炉温更为准确。
08:30,李昌齐将掌握的信息传达给工长,确定下一步参数如何使用。炼铁工可以调控的参数主要有风量、煤量、布料等,需要综合研判各个参数,才能准确把握炉温。
10:00,第一趟铁出铁完毕,李昌齐需要将铁样、渣样通过风动送样机发往1km外的化验室,通过科学仪器检测样本成分。八高炉每天产铁10000吨以上,分10-12次出铁,每趟出铁2.5小时,每个班需要送样3-4次。
10:15,上一趟铁口堵口后15分钟,要开下一趟铁口,李昌齐送完样后要到炉前观察开铁口情况,判断本趟铁出铁时间及炉温。
11:30,炼铁生产不能间断,每个人上班期间不能离开工作岗位,中餐由餐厅工作人员将饭菜送往高炉,操作人员轮流用餐,图为李昌齐和同事在控制室外大厅用餐。
11:40,吃过中餐后,李昌齐接替工长继续操作高炉。每趟铁都需要重复上一趟铁的操作过程,开铁口——取样——操作——堵铁口——送样,直到交班。
15:35,一天的工作即将结束,生产出的优质铁水通过火车拖着鱼雷罐车送往下一道工序——炼钢。
19:00,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李昌齐回到宿舍,将白天的操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一位优秀的炼铁工成长周期是5-8年。李昌齐深知自己在理论和实践中与老师傅有很大差距,每天晚上花费两个小时学习操作规程及教材。他常说,加强个人技术学习,不为别的,只为了操作时更有底气,更轻松一些。
21:00,李昌齐每天晚上都要练一小时书法,这是他工作以来一直坚持下来的习惯,他认为,学习书法不仅能够让人安静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写好书法必须强迫自己不断地去读书、观察、对比、分析,他坚信任何事物都是相通的,通过培养可以改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凡的李昌齐,平凡的一天,平凡的日子还在继续,在五一劳动节与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请为像李昌齐一样平凡而伟大、普通却美丽的青年劳动者点赞!
责编: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