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盐藻,又一场养生骗局别上当
(长江网记者 王刚)近年来,不下数十种盐藻胶囊充斥于市场,“1克盐藻营养价值相当于10克冬虫夏草,相当于10次按摩理疗”,这是众多盐藻胶囊产品最直观的宣传语之一。没使用过的人可能对盐藻比较陌生,但对冬虫夏草却非常熟悉,宣称营养价值胜过后者,市场自然为之疯狂。
实际上,记者发现,在食药监总局注册的大多数盐藻胶囊有效成分都是β-胡萝卜素,是人体可用以合成维生素A的物质,一种类维生素,在自然界中的黄红色蔬菜水果中大量存在,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将随处可见的东西鼓吹得神乎其神,多地食药、工商部门也看不下去了。
虚假宣传处罚一个接一个
今年国庆前一天,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示称如下广告对消费者形成欺骗和误导:哈尔滨中佰经贸有限公司代理发布的“瑞士原装进口盐藻”、“盐藻片”违法广告;北京华之域传媒广告公司代理发布的“杜氏盐藻”、“海中金牌盐藻”和“盐藻复合片”违法广告;北京识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代理发布的“天光牌盐藻天然胡萝卜素软胶囊”、“天光盐藻素”违法广告;北京江瀚尚诚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郑州惠达广告有限公司代理发布的“以色列进口盐藻”广告。
该公告提到,“天光盐藻素”宣传“一粒盐藻祛多病活到百岁不是梦”,“1粒盐澡=10克虫草人参=做7小时有氧运动=更新一遍全身血液,盐藻素抗氧化就像青霉素抗细菌一样,是全世界目前超强大的抗氧化剂”,“誉称超能生物品”,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无独有偶,2014年8月,湖南醴陵市工商食药部门联手立案查处“科晶盐藻”的销售和广告,醴陵市公告称“科晶盐藻”在广告中宣称“一天吃一粒,百病消除”。
2014年5月,安徽省食药监局向社会发布了《购药安全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谨慎购买北京玉匾国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红阳牌盐藻软胶囊”。
除此之外,2013到2014年间,北京、广西、云南、天津、山西晋城的食药和工商部门也对盐藻类保健产品的违法销售宣传行为进行了查处公示。
用盐藻马甲卖胡萝卜素 价格暴涨30到50倍
前面提到,盐藻胶囊的主要有效成分是β-胡萝卜素,由于需要适应耐盐环境,盐藻进化出体内富集β-胡萝卜素的特点,其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可以达到14%。由于盐藻的这种特性,其在欧洲被用作提取β-胡萝卜素的主要原料。
β-胡萝卜素由于可以帮助人在肝脏合成维生素A,在防止弱视、夜盲、鼻咽喉抵抗力下降、皮肤过敏等方面被推入临床应用。
但目前广泛证实的β-胡萝卜素作用也仅限于此,保健品商家只是用盐藻的壳重新包装了β-胡萝卜素,却摇身一变,宣传其有延年益寿、抗菌,甚至抗癌的功能。
这种夸大直接影响了价格。
以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的几种盐藻胶囊为例,恒光盐藻复合片一盒售价498元,60片,每片含盐藻粉200mg。中盐制盐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尹卫强在去年发表的一篇文献中提到,国产的β-胡萝卜素胶囊中的胡萝卜素含量在 1% ~ 8%左右。因此,即便含量达到5%,恒光盐藻复合片的β-胡萝卜素含量也只有600mg,相当于每毫克β-胡萝卜素售价0.83元。
百龄堂杜氏盐藻粉片一盒售价398元,60片,β-胡萝卜素每毫克售价达到0.53元。红阳牌盐藻软胶囊一盒售价260元,54片,β-胡萝卜素每毫克售价达到0.69元。
再看β-胡萝卜素大宗交易价格。目前,国内市场上人工合成的β-胡萝卜素约为1.1万元/kg,β-胡萝卜素的价格约为1.8万元/kg。相当于每毫克人工合成β-胡萝卜素售价0.011元,每毫克天然β-胡萝卜素售价0.018元。
也就是说,以盐藻作为马甲销售β-胡萝卜素,其价格瞬间就可以涨30到50倍。
卖盐藻的比生产盐藻的还多
中盐制盐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尹卫强在去年发表的文献中提到,目前,国内产业化培养盐藻,对其中 β-胡萝卜素进行成功应用的单位主要有中盐制盐工程技术研究院( 原轻工部制盐研究所) 和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他们的主要产品是 β-胡萝卜素胶囊和油溶液。
有能力工业化生产盐藻的仅有两家,而打着各种概念,各种旗号的盐藻生产商却俯拾即是。这就不得不让人猜测销售盐藻的商人是否真在生产盐藻。
据了解,目前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的销售、营销机构几乎都不自产商品,而是通过养生保健访谈节目投放的形式包装既有产品进行销售,黑龙江省工商国庆前公布的哈尔滨中佰经贸有限公司、北京华之域传媒广告公司就属于这种模式。
更为成熟的销售机构,还会以节目投播形式创立多个销售平台,比如声广健康的健康e家、柏年康成。在这些平台中,会定期更换包装一些保健品,并不围绕一个产品营销。
这虽然使得保健品销售企业销售成绩不会产生大幅波动,降低产品单一的风险,但同时也导致供货商不清楚经销商的销售手段,无法控制虚假宣传的问题。
比如当湖南食药部门查处“科晶盐藻”时,生产商中盐制盐工程技术研究院却表示,目前市面上有部分经销商擅自发布“科晶盐藻”的虚假广告,公司已经在主页上发布了维权申明,告知消费者科晶盐藻功效以产品说明书为准,同时,公司也在进行一些维权行动,消费者不要随意相信。
由于生产商有合法注册,销售商并非售假药,食药部门无权查处。现在保健品一般是按照保健食品注册,只要有食品流通许可证就可以销售,而保健品销售商要开一家小超市就可以拿到这个证。有行政处罚权的工商部门也只有审核销售商广告的权力,但虚假宣传的处罚却非常轻。所以保健品销售处于一个尴尬的监管盲区内。
对消费者来说,要想真正避免上当受骗,只能有病上医院,少看养生节目,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责编: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