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互联网+扶贫 教农民开网店卖农副产品

2015-12-31 12:48 来源:
调整字体

  电商扶贫工程是我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互联网+扶贫”也是我市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重要创新措施。青山区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工作,在精准摸清对口帮扶的新洲区仓埠街20个贫困村的贫困原因后,积极探索“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帮助村民将农副产品通过互联网卖出去,实现脱贫致富。

  经过多次协商,近日,青山区扶贫办、科技局在新洲仓埠街上岗村与博纳斯电商孵化器公司、阳光职业培训学校、武汉元聚三江食品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三项“互联网+精准扶贫”协议,推动扶贫由“线下”向“线上”转变。三项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培养电商人才、搭建电商平台、开发电商产品。

  根据青山区扶贫办与阳光职业培训学校签订的“精准扶贫创业就业电商培训协议”规定,区扶贫办从仓埠街20个贫困村中每村挑选2名贫困村民参加电子商务培训,阳光职业培训学校帮助他们掌握网上开店流程、网店装修、网络营销等知识,区扶贫办提供培训费和住宿费,以此示范带动广大村民开设网点来脱贫致富。

  根据青山区科技局与博纳斯电商孵化器公司签订的“青山-新洲精准扶贫电商平台建设协议”规定,博纳斯电商孵化器公司将结合新洲区本地特色产品,搭建淘宝店、微店等互联网销售平台,让贫困户的农产品在网上与精准用户直接见面,再通过物流送到用户手中。

  根据青山区科技局与武汉元聚三江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规定,武汉元聚三江食品有限公司负责收集各村自产自销的油面、草莓、百合、葡萄、甜叶菊、豆丝、糍粑以及农民书画作品等各种农副产品、民俗手工艺作品等物品进行包装开发,建立“地方特色馆”,上网销售,打造“农户+企业+基地+电商”的O2O双线扶贫模式。(通讯员 张银华 长江网记者 吴吟溪)

责编:朱德华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