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昙华林将被拆 系对瑞典教区保护性开发

2016-01-12 15:01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记者 齐云 通讯员 徐姗)今日,昙华林被拆的消息在朋友圈广为转发。长江网记者从武汉武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获悉,实际情况是对昙华林瑞典教区3.7公顷范围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不属于商业性开发范围。

  现在的瑞典区是这样的

  改造好之后的瑞典教区,会是这样的

  该项目最终成为湖北省武汉市历史与文化的靓丽的一张名片。

  武汉武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吕志新介绍,昙华林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共52栋优秀历史建筑和200多家商铺。从2015年11月启动对昙华林瑞典教区片的征收,并对其3.7公顷范围进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并不是商业性开发,改造范围仅占整个昙华林总面积很小的一部分。

  其中,3.7公顷范围包括真理中学旧址、懿训女校旧址、瑞典教区旧址等15栋优秀历史建筑、10多家商铺和400余户居民楼。此次改造按照“修旧如故”的原则,改造风格与整个历史街区保持一致,不会轻易动一片砖一片瓦,保护它原有的烟火气息和文化气息。对其中一小部分包括螃蟹岬山顶等违建房的拆除,考虑到其存在安全隐患。

  据介绍,400户居民已经从2015年11月份开始陆续搬迁,被安置在友谊大道福星惠誉水岸国际K1商品房和位于雄楚大街与丁字桥交汇处的楚雄春天商品房。对该片区的改造完工时间计划在2018年。

    此外,记者从武汉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启动片规划方案中找到的设计要点分为是:

  昙华林是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据说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原来,昙华林已经645岁了!

  1880年,意大利天主教会传教士购买了花园山南坡的大片荒地,倚山兴建了规模宏大的鄂东教区主教公署。

  1889年在主教公署左侧原有的小教堂的基础上修建了庄严华丽的主教座堂,接着又在其相邻的地方修建文学书院,东边不远的一栋二层楼房是基督教工办的一所医院。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鄂东教区一分为四,新成立的武昌教区由美国传教士负责,文学书院改为育婴堂。1951年育婴堂由政府接管,成为武汉市儿童福利院。

  鄂东教区大修院改成了武昌教区小修院;嘉诺撒会院迁往汉口,原址几经扩建,美国仁爱会修女在此先后开办了圣若瑟诊所、圣若瑟医院。

  1946年以前,昙华林的街名仅仅指的是戈甲营,据说从前那里多有小型庭院,并种植了许多的昙华,因古代的“花”与“华”二字相通,故得此名。

  昙华林就像一个隐没于市井中的没落贵族,表面颓败,内里却藏着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东西。走进昙华林,就很快会融进一股静谧舒适的气氛,包裹着淡淡咖啡香的小巷子,坐在角落聊天的老人们,各种小店里透出来的光。

  昙华林是武汉青年的创业基地,这里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网络红人。栖衍艺术空间的宋士刚是这里的元老之一,除了在昙华林主街区开有咖啡店、服装店、设计工作室,宋士刚自己的独立潮牌受到文艺青年的宠爱。

  记者连线宋士刚询问拆迁之事,宋士刚也听说了,他称征收≠拆迁,后山那边已经有动静了,至于主街部分会不会拆?宋士刚称目前也不得而知。

  宋士刚非常喜欢昙华林原生态的感觉,昙华林吸引游客的地方也在于此,新旧建筑交错,逛逛小店,路上偶遇一位打盹的老太太,转角又冒出一只小猫咪。去年底,宋士刚已经将公司迁出了昙华林,目前还留着服装店。

    不少知名昙华林店主紧急辟谣:

  责编:朱德华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