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承办全国智慧工地观摩会 BIM显神威

2017-03-17 20:30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讯(通讯员 刘娟 韩成林 朱娅 记者 朱德华)工地长出“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看得到违规、听得到噪音、闻得到粉尘、尝得出污水;在建大楼顶着“金钟罩”,工人置身其中如履平地,可同时进行3层核心筒立体施工;无人机高空“巡逻”,将建筑工地的蛛丝马迹尽收眼底……

  3月17日,在华发集团投资建设、中建三局施工总承包的珠海第一高楼——横琴国际金融中心大厦项目,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建筑业协会全国“智慧工地”现场观摩会吸引了近千名行业专家及媒体人士点赞。

  工地长出“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

  观摩现场,一群观摩人员正围观围挡上的一个白色匣子。项目经理朱词恩告诉记者:“匣子里装的就是‘智能扬尘监测仪及自动喷淋系统’,监测仪就像人的‘鼻子’,可以实时‘闻到’空气中的扬尘含量。”工作人员扬起一些尘土,不一会儿,围挡上方的一溜喷淋头齐刷刷吐出了水雾。

  项目总工程源告诉记者,项目还安装有视频监控系统、噪声监测仪和污水排放监测仪,像人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一样,时时刻刻感知项目情况,让污染源“无处可藏”。

  跟随程源登上项目正在施工的第29层施工平台,135米高的空中,巨大的施工平台仿佛一个蓝色“金钟罩”,100多名工人就在这里面施工。程源告诉记者,这就是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标准贝雷架装配式顶升模架系统”,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跟着高楼一起爬升的“移动施工平台”,将传统施工中“各自为政”的模板、防护架、材料堆场、布料机等集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提升。这个“庞然大物”重800吨,顶升力可以达到1000吨,相当于托起170头大象,每3天就可以顶升一层楼。

  这么重、这么高,怎么保证安全?程源带领记者走进平台控制室,只见控制台上密密麻麻地显示着上百个不断变动的数据。程源告诉记者,顶模平台四处遍布着100多个传感器,就像人的“皮肤”一样,实时监测着动力油压和平台位移的变化情况。一旦某个数据出现异常,系统就会自动发出警报。

  “智慧大脑”在“云端”

  工地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皮肤”,那么“大脑”在哪儿呢?程源笑着说:“‘大脑’就在‘云端’,就在我们的手机和电脑里。”他介绍,横琴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建筑面积近22万平方米,地下4层,地上69层,高337米。这么大的工程,如果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要在3年内完成施工任务,至少需要80名管理人员,而现在项目只要40名管理人员就可以完成任务。这除了归功于“智能扬尘监测系统”等各类物联网应用外,还与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系统”分不开。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系统”到底有多神奇?项目工长王金海有话说。他拿出手机,打开“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系统”APP说:“你看,施工员屈勇勇刚刚向我推送了一个消息。”原来,屈勇勇刚刚发现15层的墙面出现空鼓,便将墙体照片和问题描述发送给了王金海,提醒他前去整改。10 分钟后,王金海到达15层,指挥工人切除空鼓部位进行修补。两小时后整改完毕,王金海对新的墙体拍照,发送给问题发起人屈勇勇,得到确认后,问题销项,王金海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笑着说:“整改不确认,手机待办就一直销不了项,我今晚都睡不好觉了。” 王金海介绍,目前“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系统”已经开发50个板块,涉及到现场、安全、质量、技术、试验、材料,通过云服务器使所有现场管理人员实现实时联动,责任不清、质量返修、管理延迟等问题迎刃而解,管理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BIM技术大显神威

  来到观摩会VR技术体验区,一个头戴VR眼镜的观摩人员体验后发出连连惊叹:“哎呀,真清楚!墙都能看透,里面的管线一根是一根!连管道、电路的开关都能控制。”旁边的人围上来、好奇地询问“能看出是什么构造吗?”“会不会头晕啊?”

  中建三局工程管理部高级业务经理林建南告诉记者,早在工程投标和深化设计阶段,项目就采用BIM 技术建立起了系统精细的工程模型和进度计划,并采用VR技术让施工、业主、设计、分包各方的沟通交流从对着平面图纸“纸上谈兵”,转变为对着BIM模型“指点江山”。而在施工开始后,项目又对比BIM进度模型,结合激光扫描、无人机巡航和“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系统”大数据等技术,实时了解项目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

  不仅如此,项目还结合BIM模型,在所有项目人员的安全帽里装上包含身份信息的无线射频UHF RFID芯片,在施工现场布设感应器、传感器和视频监控系统,将数据自动上传至智能云平台,每个区域有多少工人,工人姓名是什么、工种是什么,甚至实时动态视频都可以随时查看,不但提高了管理效率,更为每个项目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保护伞”。广东省工业工会副主席傅培德盛赞:“用‘智慧工地’技术保障项目人员特别是劳务工人的人身安全,中建三局的做法值得推广!”

  看了一圈,记者不禁惊叹“智慧工地”的神奇。华发集团城市运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张宏勇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精益施工、提升效率,未来将不断拓展物联网应用点,做好经验总结和推广应用,为促进城市的智慧建设、加强社会的文明和谐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建总公司企划部李君说:“BIM+物联网+‘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系统’客户端+云,使我们的工地成为了“生命体”,随着“智慧工地”的稳步推进,它定当彻底颠覆传统的现场作业管理模式,成为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责编:郝琦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