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让房子没了,但灾区人民的精神不垮

2011-09-29 15:21 来源:
调整字体
(仙桃日报 记者姜倩) 见到王新云时,他正被“特许”回泡在水里的家中拿换洗衣服。已两天没回家的他,这次回去对家多了几分想念。

  今年47岁的王新云,是西流河镇新农村老党员,曾在该村任支部书记。分流,让他成为特殊灾民中的一员。然而,在采访中,这个坚毅的男子丝毫未显露畏惧灾难的神情。

  “几年的辛苦付诸一流,但只要有人在,还可重新再来。”王新云说。此次分流,他丰收在望的30亩鱼塘瞬间变成一片汪洋。王新云告诉记者,此前行情好,他已于武汉渔行签订了销售协议,一个星期的时间内,计划全打乱。

  在他的记忆中,从1983年始,近20鱼年的养鱼生涯,10余次的鱼塘漫溢,对这个本不富裕的三口之家更是雪上加霜。他告诉记者,去年受灾后,王新云计划着今年搏一搏,挽回去年的损失,没想到,增加的投入都打了水漂。

  舍弃家园,为洪水让路,王新云把痛苦一个人抗下。这些天,为让自己73岁的老母亲有个舒适的晚年,他在西流河镇租了间屋,经常抽空去照顾母亲。同时,面对愁眉不展的妻子,他每天换着法子为妻子做思想工作。

  “房子没了,但精神不能跨!”这些艰苦和辛酸对眼前这位积极开朗的老党员来说,算不上什么,可谈到儿子,一向乐观的王新云却变得沉默寡言。他告诉记者,在武汉务工的儿子还不知道家里的具体情况。“做父亲的对不起儿子。”原来,到了适婚的儿子打算年底带女朋友见家长,可现在连家都没了,王新云无奈地说。

  望着身后这片汪洋,王新云坚定地说:“我相信,熬过去,好日子总会到来的…”

  [见习编辑:宗夏]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