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城市圈联播

83岁博物馆老馆长拓荒文博事业乐此不疲

2011-10-26 12:29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楚天金报 特约记者潜玉 通讯员雷丰) 昨日,在潜江博物馆后面一座平房里,85岁的老馆长罗仲全正专心修订《楚灵王和章华台》书稿,下月,该书将出版发行。这将是他从事文博工作50多年来的第十本潜江史文化专著。此前,他有四本专著分别被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收藏。

  图为:罗仲全(中)在和嘉兴革命纪念馆的同志现场调研

  首个发现楚章华台遗址

  公元535年,楚灵王“举国营之”,在古云梦泽内修建了一座方圆20公里的宏伟宫苑,以豪华富丽夸于诸侯,当时,“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的楚章华台被誉为“天下第一台”。之后,楚章华台毁于秦军的战火,其遗址一度成千古之谜。

  1983年9月3日,罗仲全读《湖北省地方志通讯》看到:“三国时期的古华容城不在监利,而是在今天潜江熊口附近。”他为这不经意的发现而震惊不已。罗仲全当即萌生了到实地去找古华容城遗址的强烈愿望,因为他从史载知道,楚章华台就在古华容城内。

  次年,我省开展第二次文物普查,罗仲全率队负责找古华容城遗址。当搜寻到潜江龙湾镇马场湖村时,他和队员发现了大量的陶片、豆把、鬲足、绳纹瓦片等春秋战国时期物品。一个东西长3里,南北宽2里至3里,总面积280多万平方米的古遗址现了身。 1985年7月,罗仲全带着龙湾出土的文物标本求证于著名历史地理学专家、中科院学部委员谭其骧教授,谭教授严格审定后,欣然下了“楚章华台遗址在潜江龙湾”的结论。

  1987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楚章华台遗址通过3个月发掘,终于穿过沉沉的历史隧道走进了今人的视线。“这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春秋战国楚王宫殿基址,也是我国南方考古重大突破!”北大考古系邹衡教授说,罗仲全首次发现楚章华台遗址,为中国考古学立下大功,不仅改写了潜江县志记载从宋代乾德三年开始的历史,还填补了我国楚文化考古的空白。

  2000年,龙湾遗址(含章华台)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遗址保护、展示重点项目和“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北有兵马俑,南有章华台。”罗仲全有生之年最大的希望就是看到楚章华台全面开发,和西安兵马俑一起,成为辉耀华夏的两大奇观。“如果有一天,后人踏上楚章华台寻觅其发源时,想起老罗这个人,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回报。”他说。

  筹建县级博物馆第一人

  在找寻古华容城及楚章华台遗址时,罗仲全同时搜集到革命、历史文物2000多件。

  “一定要将这些文物安置好,留给子孙世代传承。”为此,罗仲全率先想到筹建县级博物馆。1984年7月,潜江县政府批文支持建博物馆,由罗仲全任馆长。而当时国家文物部的规划是县级不办博物馆,要办得自己掏钱办。

  面对无人、无钱的困境,罗仲全毫不退缩,从地方政府找到省里,再找到中央。

  1985年12月,罗仲全“直闯”人民大会堂,找到曾在潜江熊口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诚恳讲述了潜江文博事业的独特重要性,廖汉生当即允诺,责成湖北省有关部门落实经费,修建潜江博物馆。就这样,1990年8月,占地6600平方米的潜江博物馆落成。2004年,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举办之际,该博物馆又适时得到了扩建。

  无论是古华容城、楚章华台的发现,抑或是潜江博物馆的创建,罗仲全总是不顾一切地追寻自己锁定的目标。

  80岁时,他写出近50万字的《楚王宫殿闪耀潜江历史文明之光》的长篇巨著并付梓;83岁时,出版了《潜江三大考古发现》、《潜江民间乡言土语》、《潜江往事杂记》专著。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拓荒文博事业的脚步似乎永不停歇。“我希望自己的著作能让后人了解这里的历史,并传承下去。”罗仲全说。

  [见习编辑:宗夏]

分享到: 6.02K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