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灯延长5秒 市民建议被采纳参与治理更积极

2017-06-13 07:59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左转车道提前开放不再排队 绿灯延长5秒安全通行 记者鞠頔 汪洋

  交管部门采纳市民建议,调整了汉口青年路淮海路路口左转信号灯,早高峰车辆不再排队 记者汪洋 摄

  武昌琴园小区3号门旁一垃圾箱不再占用机动车道记者鞠頔 摄

  市民提建议,部门研究采纳,市民受益。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统计市民诉求内容发现,不少人通过自身感受为武汉城市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与此同时,相关职能部门也及时回应,对市民提出的合理建议研究采纳。在这良性循环中,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增强,获得感提升。

  提前30分钟增加左转车道

  早高峰时不再排队了

  12日清晨6时许,记者来到汉口青年路淮海路路口,青年路由南往北方向共有5股车道,其中4股是直行车道,1股是左转弯进入淮海路的车道。临近早高峰,路上车辆渐渐多起来。上午7时,由南往北方向的4股直行车道中,有1股突然调整为左转弯车道,左转弯车道增加到2股车道。绿灯亮时,左转车辆有序进入淮海路,2股左转弯车道秩序井然,约1分20秒后跳转为红灯。

  记者观察到上午8时许,虽然交通越来越繁忙,但整个路口秩序井然,左转车辆未排队、未拥堵。

  据了解,此前,这个路口早高峰左转车辆需要排队。改变源于市民张女士的建议。张女士曾反映,汉口青年路往淮海路方向的左转信号灯每天上午7时30分起开放两个左转弯车道,之前仅一条左转弯车道。每天上午7时25分左右,这里车辆排起长队,车辆左转至少需要4分钟。建议提前开放两个左转弯车道,减少上班族等候时间。

  江汉区交通大队收到建议后,立即研究,进行改变。“天亮得越来越早,让早高峰提前到来,出现了市民反映的拥堵问题”。江汉区交通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的积极献策,促进交管部门研究完善管理细节,最终更好地服务所有市民出行。

  同样,市民钱先生反映:黄陂区汉口北大道滠口街公交站点旁,行人过马路,绿灯只有10秒,刚抬脚就倒计时了;加上右转车辆和人抢行,老人和孩子很不安全。

  黄陂区交管部门实地查看后,迅速将滠口街公交站点过街绿灯由原来的10秒调整为15秒。相关负责人说:“仅仅将绿灯调长了5秒,市民过马路安全了,获得感增强了。今后,我们会更加重视市民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江汉路清晨清垃圾臭气刺鼻

  调整作业时间展现美好印象

  “我有几次早上7点多钟陪外地客人到江汉路步行街散步,只见都是大车行驶在街上收纳垃圾桶里的垃圾,还有环卫工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臭气刺鼻,影响通行。”陈先生反映的是武汉的“门面”之一——江汉路步行街。他认为,主要是环卫作业时间没有与市民及游客行走、游玩时间错开。于是,他提出,城管部门能否每天早上7时前清理完垃圾,给游客一个美丽整洁的印象。

  陈先生的建议受到了关注。12日,市城管委表示,江汉路步行街的垃圾清运任务外包给了第三方公司,收到市民反映后立即沟通研究,确定将每天作业时间提前到6时30分,同时规范操作流程,遇路人经过时,高压水枪一律降低高度或关闭。

  同样关注细节的市民童女士也反映了一个现象:垃圾箱占用车道。在武昌团结大道沙湖公馆红绿灯路口附近,琴园小区3号门旁一个垃圾箱长期被放在机动车道上,占了一股车道。这条路本来只有双向两车道,这个垃圾箱不但严重影响通行,而且使夜间行车者陷入危险境地。

  12日上午,记者开车至此,只见琴园小区3号门外的路上,一个蓝白相间的垃圾箱被放置在人行道上,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设置了约1米高的护栏,只有放置垃圾箱处“开了口子”,方便垃圾车清运。两侧没有车辆违停,通行顺畅。

  城管部门表示,原本垃圾箱被放在非机动车道上,但由于周边居民随意停车,垃圾清运通道经常被堵,只好将垃圾箱放到机动车道上。收到市民诉求后,增设了交通护栏,阻止乱停车,垃圾箱也顺利回到了非机动车道上。

  城管部门称,不少市民反映的问题有些琐碎,但有价值。城市治理不应把市民排斥在外。职能部门改进工作后,大家还会对城市产生归属感、认同感,把所居住的城市当作自己的家园。这样,城市治理才会有更好的社会基础。

  长江边能否建网箱式天然游泳场

  相关部门研究可行性

  武昌南湖片区珞狮南路沿线,人口越来越多,义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市民李先生反映这一问题时,详细列举了这一片区的人口数据、适龄儿童人数,还查询了相关规划,建议规划小学并尽快落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回应,组织专题会议,邀请洪山区教育局、东湖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洪山区国土规划分局、东湖高新区国土规划分局等相关单位,专题研究该区域小学规划和建设情况。洪山区教育局表示,尽快组织启动该区域相关小学规划调整论证工作,编制调整方案报审。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表示,尽可能在满足布局要求的区域选择合适的地块解决规划小学相关事宜。

  “在白沙洲、天兴洲各建一个大型船闸网箱式天然游泳场,在水下设置可随江水涨落而调节的电动升降网,始终保持升降网离水面的距离,符合游泳场水深1.4米的要求,还可确保游泳者安全。这样不但可为市民提供避暑场所,还能为武汉旅游发展新添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是市民高先生的奇妙设想。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除了称赞高先生的想法很有创意外,还告诉高先生:“长江沿线码头众多、客货运航线繁忙。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岸线和码头的功能布局,同时结合长江水文和防汛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建设天然游泳场的可行性。”

  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坦承,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除了进行专业研究,更重要的是让更多市民参与。若缺少这一环,职能部门就有可能因没有真正了解市民的需求而使规划建设工作低效,甚至“好心办坏事”。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