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报为何成了学术垃圾生产地

2007-10-23 08:43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大学学报为何成了学术垃圾生产地。

——张敬伟

 

深圳商报 10月20日上午,首届高校学术期刊发展论坛暨《中国政法大学学报》首发式在京举行。多位学者对大学学报的现状提出了批评。清华大学教授李伯重在发言中称,大多数中国大学的学报都是学术垃圾的生产地。在随后的学者发言中,多位教授对此说法表示认同。

  大学学报大都为学术核心期刊,因而学术性最强。但来自校园教授们自曝其丑的“垃圾论”却彻底击碎了学报这块圣洁的学术之地。

  即便是圈外人士,也可认识到大学学报学术垃圾化是常态现象。譬如很多大学学报就是通过“增刊”明码标价出卖学术文章发表资格。按照通常说法就是学术被金钱污染而成为社会人士沽名钓誉和附庸风雅的秀场。因为增刊是大学学报主动畸生的产物,是学术觊觎功利欲望的市场产物。这就像封建时代的卖官鬻爵一样,一旦官僚体制开始酝酿和实施卖官鬻爵,就说明这个体制已经陷入病入膏肓的境地。所以,学报增刊是学术垃圾桶,学报正刊也不会干净。

  可笑的是,这种学术上的市场兜售依旧没有停歇,甚至通过网络空间和垃圾邮件的方式在广而告之。学术并不排斥市场,甚至需要市场载体转化为生产力,但这种由精神到物质的“蝶化”应是市场对学术遴选的自然结果。但大学学报的市场化则是编辑者功利自肥思维所致,所以大学学报就成了编辑大学学报机构的牟利工具。所谓学术,则异化为“挂羊头卖狗肉”的虚伪幌子。

  由于大学学报是大学下属的学术载体,故大学学报的学术垃圾化从根本上讲是大学的异化。从更为宏观的视野分析,则是近年来高等教育过度市场化的必然:大学学报学术垃圾化和学术腐败、学术贬值一样都是机制的副产品。大学校园的围墙可以拆开向社会开放,精英自恋的象牙之塔也可以打破,但学术不是大众文化,也不是人人都能操弄的文字化的商品。否则,大学学报就会追赶社会流俗,偏离学术底线,将大学学报自贬为末流的通俗刊物,导致“满纸荒唐言,通篇垃圾文”。

  大学学报垃圾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其近亲繁殖的小圈子化。湖南理工学院《云梦学刊》主编余三定说:“每年开会,总有人对我说《云梦学刊》发本校教师论文太少。我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编辑者的调侃里道出了这样的事实——大多数大学学报成为本校自设的学术自留地。只发本校教师论文,既违背大学学报学术开放原则,又造成学术近亲繁殖的顽疾。各大学学术水平有高低之分,教师能力有大小,一旦各大学学报近亲繁殖,大学学报的学术基因就变得单一而少了万马齐喑、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更何况,在目前急功近利的学术评价体系主导下,学术期刊不仅成为论文成果发表的主要平台,而且成为高校系统学术评价的替代工具,即“以刊评文”模式。在此模式下,高校学者为了评职称,不得不大量炮制哗众取宠的论文,发表在本校学报上。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仅造成缺乏学术素养的文字垃圾滋生,还使一向为他人做嫁衣的学报编辑地位上升,甚至产生学术上的权力寻租。由于中国大学学报编辑往往是一人或编委会小圈子的人说了算,缺少国外专家评审机制,即使是学报编辑出于公心,也由于“术业有专攻”的学术局限,导致低质量的学术论文刊发。

  要激活大学学报垃圾化的困局,一是编辑方要有学术自律,避免将大学学报当作牟利工具;二是让学术回归学术本位,避免越位式的学术运动,使学术成为大学主业,而对于社会层面的机构和人,要弱化学术论文评价而以实际工作能力和成绩作为其晋升手段。这样,就可阻断大学学报和市场需求的不当利益链条;三是大学学报要秉承开放性原则,摒弃狭隘自保的自留地心态,成为开放自由的学术园地。在这点上,如今的大学学报要向“五。四”时期的《新青年》杂志学习,既不以人废文,也不以文废人。如此固然不能达到篇篇精华字字珠玑,亦可摘去不雅的学术垃圾帽子,保留一方学术净土。

责编:金鑫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