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提供100多万只实验动物 揭开武大模式动物研究所神秘面纱

2019-11-18 20:44 来源: 楚天都市报
调整字体

  

  动物手术实验进行中

  

  楚天都市报记者柯称见习记者李碗容通讯员黄珍吴江龙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士峰 

  上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刊发专题文章,介绍了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模式动物是科学家为揭示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而选定的生物物种,如无特定病原体的果蝇、鸡、鸭、兔、猴等。小白鼠就是最广为人知的模式动物。 

  《自然》为什么会关注武汉这家研究所?楚天都市报记者走进武汉大学,进行了探访。 

  猴子房间里有玩具有电视 

  武大模式动物研究所在武大中南医院的最深处,是一个由保安严格把守的小院,这里还有另两块牌子: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和武汉大学ABSL-Ⅲ实验室(下文简称A3实验室)。 

  实验动物楼大门的门槛上,设置了半米多高的金属挡板,以防止院外野生小动物意外进入。记者按要求穿上白大褂,戴上一次性帽子、口罩、橡胶手套,并进行了消毒。工作人员还提醒要戴防护面罩,“猴子见到陌生人可能会有攻击性。” 

  猴类饲养室的每间房都有上下两排十余个大金属笼子,每个猴子住的都是“单间”,配有饮水装置、一面镜子和一个小玩具球。饲养室墙上的电视正播放着动画片。见到陌生人,不少猴子注意力从电视上移开,扒在门上好奇地张望。 

  研究所有专门的饲养员和兽医,每天会严格测量并记录每间房温度、湿度和每只动物的健康情况。饲养员告诉记者,给猴子看电视、玩玩具可以降低它们枯燥的感受,缓解焦躁。房间里的门打开后,有一个半户外的大笼子,是它们的阳光房,天气好时会让它们晒太阳,享受下“福利”。 

  据介绍,研究所动物管理平台集动物饲养、检测、供应、实验技能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目前主要饲养有大小鼠、豚鼠、家兔、犬、猪和猴等。其中食蟹猴有102只,它们中的大多数在实验完成后可以回饲养基地“安享晚年”。 

  近10年来,研究所为武大各单位提供了100多万只实验动物,为全国1000多个实验室提供了2万多次模式动物的服务。同时作为湖北省最大的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基地,还培训了实验人员上万人次。 

  动物做手术标准和人一样 

  在猴类饲养区的走廊墙壁上,有一个具有消毒功能的传廊,另一端是手术室的准备间。 

  记者再次更衣消毒后进入了手术室,当时正进行着一场静脉搭桥实验,3名研究人员在实验兔身上已忙了一个多小时。记者看到,动物的手术床和人用的尺寸一样大。研究人员介绍,为了累积临床经验,这里两间手术室的设施设备和医院里完全一样,给动物做手术的标准和流程跟人的也基本一致。 

  在二楼小动物饲养区,由于要保证不将病毒和细菌带入它们的生存环境,记者只能通过窗口和监控画面一探究竟。工作人员表示,模式动物要保证基因纯正且健康,也就是只能让它们通过基因敲除、基因编辑等科学手段,患上需要研究的疾病或具有特定的病理特征。 

  据了解,研究所的动物模型研发平台目前已建立40余种稳定可靠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如脑卒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肥厚、心脏移植、肝脏移植、肿瘤、糖尿病、动脉瘤、非酒精性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肺损伤、肝脏再生等类别的模型。 

  记者还参观了研究所系统生物学、基因编辑研发、动物模型研发、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试剂研发、生物技术创新、药物与生物材料研发等实验室或研究平台,各个平台的研究工作几乎都与模式动物息息相关。 

  曾是抗击非典主战场之一 

  整个研究所最神秘的地方是A3实验室,这里是从事感染性疾病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室内是负压环境,确保危险的病毒“跑不出来”。指挥室里一排排指示灯都是绿色状态,说明室内环境一切正常。 

  16年前,这里却没有这么平静——2003年10月,我国科学家争分夺秒展开SARS疫苗研制实验,但受制于实验条件,进度严重受阻。当时A3实验室刚建成不久,来自四川的18只恒河猴便被运抵这里,武大医学院各部门抽选23名专家和骨干也进了隔离区。 

  实验人员给猴子注射了SARS疫苗,并小心翼翼地给它们注射SARS病毒。11月,我国“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动物实验在这里取得成功。此后,这里还完成了抗SARS病毒多肽药物的动物实验,又有20只恒河猴为此献身。 

  研究所大院里一块慰灵碑静静耸立了15年,记录着当年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碑正面刻着“献给为人类健康而献身的实验动物”,背面碑文还注明“特别是为抗SARS疫苗和药物研究献身的38只恒河猴”字样。 

  如今的A3实验室,比当年更先进,可以同时完成60只猴子的实验。实验室2015年进行了翻修和升级改造,目前正在等待重新审批。 

  模式动物对人类健康贡献极大 

  ——武大基础医学院院长 

  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李红良 

  他是医生、老师,是高产的科学家,也是科研机构的管理者。日前,记者专访了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红良。 

  记者:为什么要研究模式动物? 

  李红良:新型治疗方案和新药要走向临床,必须先在模式动物上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没有模式动物,新药研发就是空中楼阁。如我的科研团队,在肝脏和心血管代谢相关重大疾病方面,提出了基本发病机制的新概念,探索了新的靶点,并正在研发新药。这些都需要用到模式动物。 

  记者:开展动物实验难免遇到争议吧? 

  李红良:模式动物对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们常怀感恩之心,每年都会在“慰灵碑”前举行悼念活动。我们一直坚持“3R”原则,即尽可能减少使用的动物、尽可能使用代替方法、尽可能优化动物福利。研究所连续四次通过国际AAALAC组织认证,还建立了“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委员会”。 

  记者:研究所目前发展如何? 

  李红良:在武大及附属医院的支持下,研究所已成为国内模式动物研发的重要阵地,拥有基因工程大、小鼠品系超过3000个,标准化疾病动物模型40余种,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60余项,获得授权近60项。我们的研究条件和团队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国内模式动物研究起步较晚,高端模式动物更是长期被发达国家“卡脖子”,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责编:叶圣凡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