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泰斗乘鹤去 众弟子哭倒在灵前

2008-06-17 17:48 来源:
调整字体

 

  他让地震伤员心里踏实 

 5月24日,从四川震区转运到湖北医治的42名伤员住进同济医院,94岁高龄的裘法祖院士第一时间来到爱心病房看望伤员,5月26日,裘老又参加了医院为伤员们进行的全院大会诊,四川伤员也成了裘老医治的最后一批患者。昨天,听说裘老去世,爱心病房里的伤员及家属们都感到很难过。

  伤员陪护邓勇告诉记者,当天他并不知道来病房里看望他们的老人是谁,次日,他在报纸上看到裘老的照片,才知道原来是院士来看望他们,他心里顿时感到非常踏实。

  8岁小伤员何鑫怡的妈妈听说裘老去世,非常震惊,“我还指望他老人家再来看看我女儿呢。”她告诉记者,24日她和女儿到同济没多久,裘老就到病房里会诊,他走到何鑫怡的床前时,疼爱地摸了摸小鑫怡的额头,看了她的片子之后,裘老跟身边的医护人员说:“这个小朋友最好马上做手术。”何鑫怡的妈妈说,她当时听医护人员介绍裘老是该院德高望重的医生,后来她心里一直念叨着,希望裘老能再给小鑫怡看看伤情。

  74岁伤员邓招群的老伴谢友珍红着眼睛告诉记者,“他真是个好人啊,把我们的病治好了,自己却走了。”她对那名满头银发的老者印象很深,因为24日裘老到病房里,走到邓招群的床前,细心地揭开他头上的纱布查看伤情。邓招群是脑外伤,比较严重,到湖北前,好多天都不能进食,在同济医院经过治疗,伤情已经明显好转。

  他把杂志当作自己孩子

  1948年,国内还没有医学科普杂志,裘法祖创办了国内第一本医学杂志——《大众医学》,担任主编10年(1948-1958)之久,为“医学归于大众”,普及医学科普知识作出了不懈努力。由于这段特殊的渊源,《大众医学》杂志的编辑每年来武汉组稿时,都会来看望裘老。记者昨天电话连线该杂志的编辑黄薏,她说,裘老非常关心《大众医学》,把杂志看作是他的孩子一样。下周,杂志社将派人到汉参加裘老的追悼会。

  黄薏告诉记者,对裘老的印象最深刻的有三点:一是裘老非常平易近人,跟她们这些晚辈讲话非常亲切,一点都不摆架子;二是裘老经常给杂志提建议,他是真心诚意地希望杂志能办得更好;三是裘老对妻子非常好,他平时开会能不在外面过夜就一定会回家,他说要回家陪老伴。

  今年4月份,黄薏到裘老家里探望,裘老当时正在写回忆录,裘老告诉她,有一家杂志向他约稿,本来谈好是裘老口述,记者笔录,但是记者写了一些后,裘老一看,认为太夸张了,于是坚决要自己写,他要写出一个客观的自己。黄薏说裘老给她看了一段,正好是裘老写自己家庭的,“在德国遇到裘罗懿(裘老的妻子),让我的人生有了新的转变。”当时,裘老还笑称“我的身体很好,活到一百岁没问题”。  黄薏告诉记者,昨天上午杂志社听到裘老去世的消息后,立即要求即将印刷的最新一期杂志停印,加一个缅怀裘老的版,在下一期杂志中,将刊登更多的缅怀裘老的内容。

  最后一次受访印象

  最后采访裘老的是国家广电总局剧本策划中心的编剧滕忆震女士。  据滕忆震女士介绍,广电总局正在为裘老拍摄一部100分钟左右的故事片,讲述老人一生的经历和贡献。原本5月就要来采访的,但因汶川大地震延误了。

  此次前来,裘老起初不太愿意接受采访,后来,经过争取得以成行。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