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国防形势与任务

2008-07-17 17:55 来源:
调整字体
第五章 国防形势与任务

  如何认识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和安全形势?

  进入新世纪,国际战略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国际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局面有望改善。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的基本态势进一步发展,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新挑战新威胁不断出现。

  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正向纵深方向发展,多极主义与单边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凸现,但大国间的全面对抗在较长时期内可以避免。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分工体系深刻变动,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生机勃勃,国家间相互依存的利益关系逐步加深。美国继续保持着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实力在急剧提升,日本的综合国力不断发展,俄罗斯的实力地位大幅度回升,中国的和平发展成效明显。一些发展中大国和区域集团实力增强,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上升。世界各主要力量利害关系交错,既相互牵制和竞争,又相互协调、彼此借重和务实合作。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不断增多,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深入发展。各国更加重视通过国际协调合作和多边机制解决发展和安全问题。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维护和加强。大国间矛盾与摩擦失控的危险性相对减弱。

  国际社会面临的安全威胁日趋综合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天下仍不太平。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矛盾以及地缘、民族和宗教等矛盾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影响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局部战乱时起时伏,一些地区热点短期内难以消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经济领域向政治、安全和社会领域扩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能源资源、金融、信息和运输通道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上升。国际恐怖势力依然猖獗,重大恐怖事件不断发生。自然灾害、严重疫病、环境恶化、国际犯罪等跨国性问题危害越来越大。

  世界新军事变革向纵深发展,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军事竞争加剧,军事力量对比失衡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一些发达国家加大军事投入,加快研发高新武器装备,抢占新的军事制高点。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更新武器装备,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形势严峻复杂,国际防扩散机制面临重大挑战。少数国家强化军事同盟、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做法有新的发展,不利于国际安全形势的改善。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将继续深入发展,国际安全形势仍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态势。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当前,我国安全环境总体有利,但国家安全仍面临不容忽视的挑战,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

  (1)国际经济因素

  近年来,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我国与国外贸易摩擦、贸易争端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外部世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压力越来越明显,我国经济主权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干扰,我国经济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突出。

  (2)大国关系因素

  当前,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对华战略包围圈已赫然成型。在东亚和东南亚,美日军事同盟关系进一步强化,环太平洋对华遏制链得到巩固。在南亚,美国通过反恐与印度的军事合作进展迅猛,并把巴基斯坦定位为非北约盟国。在中亚,美国借反恐建立了多个军事基地,并渗透到外高加索地区。同时,亚太地区形成一个以美日中不等边三角为核心、关系相对稳定、但重心向美国倾斜的大国关系格局。

  (3)民族分离主义因素

  台独、疆独、藏独是我国境内主要的分裂势力。近年来,这些分裂势力加大了分裂活动的规模和力度,与境外的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并竭力使其分裂活动国际化。西方国家也利用民族分裂问题大肆干涉我国主权。当前,台湾问题是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不稳定因素,台独活动对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海及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4)军事安全因素

  近年来,新军事变革使美国在增强高技术军事实力方面迅猛进展,也促使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加冒险和更富于干涉性。我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与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

  (5)边界领土争端
  
  当前,我国与印度边界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一段时间,与东亚一些国家的海洋划界尚未确定,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围绕南海问题的争议依然悬而未决。海洋权益争端对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影响在增大。此外,我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也在增加,如伊拉克局势、朝鲜和伊朗核问题等,给我国的周边稳定带来了新的变数。从总体上看,影响我国安全的国内和国际因素关联性增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维护国家安全的难度加大。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