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三女:张爱玲、阮玲玉……
接着,一个大而空旷的舞台悬空搭建,成就起一些女性,令人们比寻常里更能看清,她们台上短暂而绚丽的光环,可是台下的艰辛和苦泪,谁来在乎追寻。
台下的脆弱和憔悴,都留给了如今身逢盛世的我们。因为天下太平,举国安宁,于是我们有了那份闲心,来追寻伊人曾经的隐私和不幸。
我将只是自我萎谢了——张爱玲
张爱玲的才情和一生中最大的成就,都奉献给了上海,她对于上海的热爱,恐怕再没有人可以超越,这个说成名要趁早的女子,把她能够散发的光热,能够对准的镜头,都交付给了这片土地。
即便是爱情,能夺去女人灵魂的爱情,也没能够令她如此,如此显著的凋零。离开胡兰成,在他逃亡最困难的两年里,张爱玲都未曾间断的拿出稿费接济他;而离开了上海,才女却开始走入下坡,甚至几近空白。
都说以传奇的眼光去看,张与胡是天上人间;以世俗眼光衡量,不过是一场婚外恋,张爱玲也无非就是个第三者。
可是怎么办,她就是才女是传奇,她曾经在旧上海掀起过一场旋风般的狂潮,不能令人以世俗眼光衡量。她为那个男人所做的一切,也不是一个普通第三者所能有的作为,她的牺牲痴狂和忍让,不得不让人忽略谁先来谁后到,而只去看见了爱情的发生。
38岁中年男子胡兰成,一步步靠近文坛崛起的明星张爱玲,当她终于在照片上题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里欢喜,从尘埃中开出花来。”这样的告白,真是付了全部的心,托了满溢的爱,他从此成为她生命中写作外的全部。恰巧胡兰成妻子英娣因为发现爱玲的存在而大闹离婚,于是成全一对才子佳人。
婚书为定,炎樱为媒,胡兰成与张爱玲结成夫妇。
可一纸承诺,终究没能实现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心愿。只因后来那不再是两个人的心愿,一人使力,怎能维持。
才子多情薄幸,不安始终,另觅得佳人;伊人暗自神伤,表面平静,伊人却也傻得令人同情,竟在温州与丈夫和其情人共度大半月的光景,甚至在后来的两年里物质上给与胡兰成以救助。这样爱他对他,他依然舍不掉多情劣根,爱玲最后的一丝希望终于消耗完尽。
真是此情只待成追忆,彼时此时皆惘然。终于悲剧收场。
人言可畏——阮玲玉
自古红颜多薄命,阮玲玉属于典型的早逝明星。在当时正开展的左翼电影创作中,她的演艺事业正处巅峰,艺术天分也崭然见头角,最后五年的光景,竟演出近70部影片。然而一代影后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流星般稍纵即逝的速度,划过旧上海璀璨通明的夜空。我深知那一刻,她只是个脆弱而苦命的女人。
除却童年的不幸艰难,阮玲玉真正的人生应该开始于16岁,她演艺生涯的开始,也是悲惨命运的开始,因为这一年,她认识了短暂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张达民。正是这个男人,近十年中如暗影随行,榨取着她的青春和金钱,直到最终间接将她推向了死亡。
在阮玲玉对张达民心灰意冷的时候,茶商唐季珊出现了。情场老手唐季珊,以曲线救国持久战的手段,终于瓦解阮玲玉的深自矜持,如愿抱得美人归。可这样巧言令色、风流成性的男人,婚后很快就被阮玲玉跟踪发现他外面的女人。伊人独憔悴,举止异乎寻常。
最后一个男人,《新女性》导演蔡处生,和阮玲玉萌发地下情,燃烧激情爱火。和他在一起的时候,阮玲玉又是全心付出的吧,因而在被张达民纠缠敲诈时,她还会跑去找他,以为蔡处生愿意和她逃离上海,与她结婚,却不知他乡下早已有妻,只能暴露给她一张怯懦不敢承担的嘴脸。
至此情不再。这三个男人,一个十年里不断威胁敲诈;一个担心自己声誉而责难怪罪;一个害怕危及自己而躲避后退。无望的阮玲玉,不堪成为众矢之的,在住宅里服药自尽。
试想如果张达民有丝毫进取心,她就愿意对他忠贞偕老;如果唐季珊能够安分守己,她就可以庆幸自己承受一次情感失意后终于选对君;如果蔡处生真的为爱与她奔走逃离,她也可以安慰自己这场爱情值得发生。
其实很简单,阮玲玉只是想给自己找条出路,找个理由,找份希望,只要有一种“如果”出现,就足够支撑走完余生。却偏偏天不遂人愿,遇到的都是卑鄙怯懦之小人。
被三个男人,逼迫着走向死亡,25岁的阮玲玉用近十年,承受别人几十年都可能不曾承受的沧桑。除了宿命,我真想不到还要用什么形容她的人生。
芳华敛尽,至死方休。
诗人的成全——张幼仪
如果女主人公是林徽音,或者陆小曼,那么诗人徐志摩,真可谓是集浪漫痴情于一身,那本着我爱我在的敢为精神,使他的情事永远比诗歌更有看头。可惜今天我们的主角是张幼仪,她的存在,将诗人自私可鄙的一面尽现无疑。
真实生活中的徐张二人,远没有《人间四月天》中那样诗情画意,徐志摩婚前第一次见到张幼仪的照片,就鄙弃的说她是土包子,婚后更是恶言相向,丝毫没顾及张幼仪的自尊和心情。
张幼仪欧洲与徐志摩相处时,也多次被他说成乡下人;当她想和他交流,他会嫌弃的问,“你懂什么,你会说什么”;不久后张幼仪再次怀孕,徐志摩不耐烦的要她打掉孩子;更在之后撇下有身孕的张幼仪,我行我素离开波士顿。中间种种恶言相向,张幼仪日日的委屈艰苦,异国屋内死寂的气氛,都非当事人本身所不能理解。
自然张幼仪才气清纯比不过林徽音,美丽妖娆攀不得陆小曼,可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可以和她的哥哥谈天说地,并不愚笨。可是显然徐志摩先入为主的不屑,令张幼仪在他心里,永远是个一无是处而又无知的女人。他只要属于自己的浪漫至诚,他的爱就要无上伟大真挚,排山倒海,激情澎湃;她的关怀和牺牲,就永远不值得一提,可以辜负,甚至践踏鄙薄。
终于张幼仪答应离婚,据说徐志摩听到这个消息兴奋的手舞足蹈,连玉戒指都飞到窗外,并且说了与张幼仪结婚以来第一句夸奖的话,美其言为她不愧是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
徐志摩为林徽音作情诗,为陆小曼写爱眉小札,这回也为张幼仪写了诗,一生中唯一送给张幼仪的绝情诗“笑解烦恼结”,恐怕还只是他热烈追求林徽音的一个步骤而已。
离婚后德国独身的张幼仪,很快奋发图强一步步走向事业的成功,在回国后成为上海滩第一个女银行家,在银行界名声大噪,不久身兼企业家,又与政治挂钩。
有中国传统女性的隐忍和具备新思想的张幼仪,面面俱全除了与徐志摩的婚姻,成为她人生不可抹掉的伤痛风景,直到老了之后她才说出,她从不言爱,但是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那么她大概是爱他的,大概是他一生所遇女人中最爱他的一个。
徐志摩自私残忍的行为,确实对张幼仪有了毁灭性的打击,以至于张幼仪曾经有轻生的念头,毕竟他毁了她做一个贤妻良母平凡度日的人生,但不管怎么说,徐志摩确实令她获得了新生,因着那样的崛起和改变,让张幼仪也成为上海滩一个亮眼有故事的女人。
她最后终于,释放出生命最大的影响力,并在香港与中医苏季子缔结良缘共同生活28年,虽然前半生不幸,但是换来后半生事业感情的收获,对于张幼仪来说,应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一样的旧上海,宋美龄,潘玉良,苏青,萧珊,胡蝶,王映霞等等,她们有不一样的人生,但是我发现,她们的人生,都成败在男人的手里,这是古往今来任何女子都不能挣脱的事实。
只是现在的女人已经越来越明白,爱谁,都不如最爱自己实在。她们在伤害里成长,在岁月中耐磨,在离别时蜕变。经济的时代,爱情也开始以投资报酬率来计算,是这个社会普遍泛滥的现象。
所以如果身为男人,你遇到一个仍旧心存温润,喜爱童话相信真善的女孩,请一定好好珍惜呵护她,因为她濒临灭绝,她已然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高级生物行列。
责编:张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