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只容一人站立 5分钟大汗淋漓
28日上午10时许,骄阳似火,记者跟随武昌区水务局排水工人,来到武昌楚材社区,体验下水道疏捞。
脱掉鞋子,把身体套进齐胸高的连体塑胶服里面,扣紧带子,再在背后拴上一根绳子。1分钟内,记者“武装”。
掀开井盖,立刻闻到一股酸臭的味道,疏捞工人拿出一个像游戏机一样的仪器,把连在仪器上的长胶管伸进井里。工人师傅说,这是在测量井里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硫化氢最可怕了,1秒钟就可以致人死命。”干了20多年疏捞工的吕泉告诉记者。
确认井内安全后,吕泉开始填写记录表格,并打电话向总工程师汇报,做完这一系列规定动作之后,才可以下井。按照规定,下井需要层层上报。夏天天热的时候,井中有害气体更多,如果必须下井,还须戴防毒面具。
吕泉把一架钢梯放进井内,记者顺着梯子往下爬,约2米下至井内。环顾四周,砖头砌成的井壁上,布满油污。
井内空间狭窄,只容一人站立,记者弯下腰来,探头望向横着的下水道。只见2条下水道在此交汇,左边为红砖砌就的方管,右边为水泥圆管。2条管道的直径都不足1米,人难以进入。
据介绍,砖砌方管是建国初期建造的,水泥圆管则是近年建造的,新旧2条管道承接周边居民楼的生活污水,并流向解放路的干管。
井内水深及膝,方管内的水缓缓地流动,圆管内水流平静,飘浮着一层厚厚的油污,还有虫子的尸体。
井内闷热难耐,呼吸困难,而脚下的污水却凉凉的。呆了不到5分钟,记者大汗淋漓。工人从井口递下一把铁铲子,记者用其测量管内的水深和淤泥深度。据介绍,他们经常这样做,当淤泥深度超过管径的1/3时,就需要清淤了。
据了解,正常情况下,一口检查井每半年清淤一次,而全区共有5万多口检查井。
责编:宋菁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