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武胜路新华书店
书店“老人”记忆里的“光辉岁月”
九几年股市蛮好,股票的书每天卖20多件,一件就是一箱40本
朱晓岚 武胜路门店楼面主管
朱晓岚1985年到市新华书店武胜路门店上班,一干就是27年。“刚来的时候我在科技类上班,我记得蛮清楚,化学出版社的《机械设计手册》一套三本,38块钱,现在是六本,要600了。”这些年来她各种柜都待过,感觉大众读书就是一阵风,“九几年有一阵股市蛮好,股票的书每天卖20多件,一件就是一箱40本。后来股市不行了,稀稀拉拉的卖不出几本。现在最热门的?就是公务员考试的书了,还有律师考试。”
武胜路新华书店是武汉最早开作家签售先河的门店,“倪萍、水均益、崔永元、姜昆都来过,倪萍来的人最多,人山人海。”2003年郭敬明到武胜路签售时,朱晓岚没想过他会像今天这么火,“当时他是签售《幻城》,来的人蛮多,大都是学生伢。《幻城》最早就是在湖北畅销的,寒假的时候书店重点推广,一下就畅销了,为什么他喜欢来湖北?这里是他的福地。”
外地人到武汉,首先到中山公园玩,然后到武胜路新华书店买书,最后去江汉路一逛,就相当于把武汉玩完了
万玉芬 武胜路门店曾任收银主管
万玉芬是武胜路门店工龄最长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工作了33年。她18岁到武胜路上班,当时还是闭架售书,“那时候是没有电脑,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很高,全靠人脑记忆。我们以前很多员工都是活目录,书名、出版社、定价,都记得一清二楚,书店也经常搞这种技能考核。还有销售情况、是不是脱销了也都要靠自己记,不像现在,读者自助查询,什么都知道了。”
现在的人也很难想象武胜路新华书店当年的地位,“除了武汉市的,周边的人也都到这里来买书,只要有买不到的书,首先就想到我们书店。外地人到武汉,特别是大人带着小孩,首先到中山公园玩,然后到武胜路新华书店买书,最后去江汉路一逛,就相当于把武汉玩完了。当时我们在这里工作都很自豪。”
刘若英签售,人太多很挤,我守在内圈,身上穿的皮夹克都被划破了
刘冰 20多年的新华书店老职工
在武汉市新华书店工作了20多年的老职工刘冰先生,曾在武胜路新华书店从事营销工作。
武胜路店曾举办过很多名人签售活动。刘冰印象中,人最多的一次是2006年,刘若英在此签售散文集《我想跟你走》。刘冰回忆:“当时人很多,排到了门外马路上,活动下午2点开始,12点就水泄不通了。活动开始后,按规定是10人一组进去,后来有人插队,秩序变得混乱,人们担心活动提前结束,就开始挤,我守在内圈,身上穿的皮夹克都被划破了。”此时刘若英马上宣布:“请大家保持秩序,每个人都会签到的。”工作人员把这句话传到外面,秩序稳定了,到3点40左右终于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