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潜水队”——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分队掠影

“寻找心中的一抹绿”摄影大赛

从武汉出发,用相机记录旅途中的各种“绿色”。

争创文明城市

今年是武汉市新一轮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起步之年。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人才

在校学生早期创业时艰辛很多

发表时间:2011-11-03 09:21

来源:长江网  进入论坛
分享到: 6.02K

(北京晚报)10月13日,第四届21世纪中英创业计划大赛总决赛在英国约克落幕,由北京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共同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回收能量型汽车减振器”参赛项目获得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冠军由剑桥大学团队获得。这个项目团队成员全部是北大和北航硕士生和博士生,虽然部分成员还未毕业,但团队主创人员已经注册成立了公司——硕客爱能,并正在为产品的后期研发融资,希望在1至2年内完成试生产。

屡获大奖 依靠奖金支持科研

    200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靳阳发明了ShockEner技术,对于项目情况,商业计划书中的介绍这样写道:“ShockEner技术能够收集机械系统的振动能量并转化为持续输出可供存储、利用的电能。基于ShockEner技术开发的新一代汽车减振器在完全替代传统减振器的同时,可以为汽车节油1%至6%,且能比现行技术更好地控制减振器的阻尼特性,使汽车行驶更加舒适、安全。”2009年,来自北航和北大的热衷创业的同学聚在一起探讨项目的可行性,希望把技术孵化到社会中实现生产。于是几位有干劲儿的在校学生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标准的商业计划书以及展示PPT,准备先通过创业大赛锻炼队伍。

    第一次参赛,“可回收能量型汽车减振器”就在北京大学2010年“河合创业基金”评比中取得第一名的佳绩。此后,研发团队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参加了教育部、地方省市、商业机构等组织的多项比赛,也获得了2010 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北京赛区金奖、DFJ-CISCO全球创业计划大赛北京赛区第一名、中英创业大赛2010/2011 一等奖、“赢在常熟”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奖等十余个奖项。最初的商业计划书和PPT至今已修改过几十个版本。对于一系列的成绩,北京大学电子学系硕士、公司CEO刘诚却笑着说,“没有哪个创业团队搞创业是为了去参赛,只是为了融资不得已采取的办法而已。”记者了解到,靳阳和刘诚所在团队成员都是在校学生,没有研发资金,不得已采取靠参赛养团队的发展模式,团队最高得到的奖金是8万元,一般的比赛奖金在一两万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一笔来自浙江某企业提供的5万元研发收入。“我们都不拿工资,保证生活的前提下尽量精减开支,利用比赛奖金做更多的事情,我们相信,砸锅卖铁干出来的事业最有价值。”在碰到合适的投资人之前,这是团队坚持研发的主要经济来源。

    虽然参赛只需准备商业计划书和PPT,但每次比赛依旧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刘诚表示,参赛也是团队提升的过程。通过比赛不仅能接触到其他优秀的创业团队,也能结识平日里很少有机会见到的各领域专家。而在展示项目的过程中,评委会提出很多专业意见和看法,团队在研发过程中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进行完善。

    “你能说出跟你做类似项目的团队吗?”

    “你知道到了社会你会面临哪些大公司的竞争吗?”

    对于评委提出的刁钻问题,如果参赛者事先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到了现场则会回答不出来。众多的比赛经验让刘诚得出一点心得,“参加比赛,最重要的是要说服你自己,只有说服自己才能说服别人。”

 

长江网24小时报料电话:上午8点至下午6点请拨打027—66668888;
下午6点至上午8点请拨打027—85779997;手机:18702712366。;
本文被浏览

延伸阅读

合作网站
E览微博
论坛热帖
今日排行
热门图片
文化五城
长江宽频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镜像网站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