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又长寿 室内温湿度其实也有大学问

2010-09-10 16:13 来源:
调整字体
(万维家电网)据有关生理学家研究标明,室内温度如过高,会严重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功能。这是由于散热不良而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心率加速。

 

    而冬季,如果室内温度经常维持在25℃以上的话,人体就会出现神疲力乏、头晕脑涨、思维迟钝、记忆力差。同时,由于室内外温差相差较大,这样,人体难以适应,就会患上伤风感冒等冬季疾病。

 

    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会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呼吸减慢,皮下血管收缩,皮肤过度紧张,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科学家们把人对“冷耐受”的下限温度和“热耐受”的上限温度,分别定为11℃和32℃。

    所以,专家们研究认为,相对湿度上限值不应超过80%,下限值不应低于30%。 然而,人的体感并不单纯受气温或气湿两种因素的影响,而是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通过实验测定,最宜人的室内温湿度是:冬天温度为18至25℃,湿度为30%至80%;夏天温度为23至28℃,湿度为30%至60%。在此范围内感到舒适的人占95%以上。在装有空调的室内,室温为19至24℃,湿度为40%至50%时,人会感到最舒适。如果考虑到温、湿度对人思维活动的影响,最适宜的室温度应是18℃,湿度应是40%至60%,此时,人的精神状态好,思维最敏捷,工作效率高。  
 温度、湿度与健康 

    在相对湿度小于60%,气温介于24--30℃时,人体感觉热而不闷。当相对湿度大于70%,气温高于30℃时,人体感觉闷热。当相对湿度大于80%,气温高于36℃,人体感觉严重闷热,且发汗机制受阻,体内因蓄积大量的余热而中暑。工作出错率可高十倍,意外工伤事故上升,潮湿还会使人的头发吸收额外的水分,长度可增加,造成曲发打结,直发柔软无力。

    许多疾病的高发与温湿度有密切的关系,尤其与过低的湿度有关,在干燥的季节,感冒发病率明显增高。在45--55%的相对湿度下,病菌平均寿命最短,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导致病菌寿命延长。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