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车质保期知多少 延长质保期只是空话?
相比进口车,国内质保尚有差距
同样一款车,我们或许听到了厂家“全球同步上市”、“国际设计水准”等诸多宣传,但在你以为爱车已与国际同步时,相应的服务却并不定同步。至少,在质保期一项上,进入中国的许多车型就被“缩水”了。
去年,通用旗下的别克品牌以深圳为全国第一站,开始推行延长质保期限,旗下众多车型最长的质保期延长至5年/12万公里,这在国内已算服务车主的模范之举。可早在2006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就宣布了将其所有2007款轿车和卡车动力系统在北美地区的质保期限延长至5年/约16万公里,并且这一承诺的质保范围涉及引擎和各类传动装置等共约900种零部件,而非国内多数品牌“动力和重要零部件”的质保范围。直至今天,我们国内的汽车厂家在这一点上也都还未“与国际同步”。
与国内大多数汽车厂家提供的2年/4-6万公里的所谓“整车质保期”相比,抛开国外普遍为4-5年的质保期不说,国外大型造车企业在对车辆质保期的具体规定上,也详细得多。我们拿汽车普及率最高的美国为例,各大汽车厂家执行的全车保修政策大都为3年/3.6万英里(约5.76万公里),动力系统保修则普遍为5-6年/6-10万英里(约9.6-16万公里),甚至在车身锈蚀方面也会有5-6年的质保。
反观国内多数汽车厂家,承诺给车主的仅仅是“动力系统及重要零部件”的保修,而哪些属于“重要零部件”,各家也有各家说法,没有明确一一列出。倒是很多汽车厂家明确指出了“易损件”不在质保范围内,那么哪些属于易损件呢?似乎全凭厂家自己圈定。
范围很模糊,3项指标需多关注
商家所指的质保范围,到底是一个什么范围?各个厂家对自己所谓的“质保范围”又是如何定义的?为此记者也走访了杭城几家4S店。
“保修期内什么也没修过,过保之后就没再去过4S店。”一位沃尔沃车主表示,因为4S店的维修费用太高,在过了保修期后都是去私营店维修和保养的,“反正所谓的保修,我完全没享受到,除了时间和公里数,对保修的具体内容也不了解,糊里糊涂就过保了。”这位车主至今对车辆在保养手册中所列的保修范围内容一无所知。
在记者暗访的多家汽车4S店中,当被索要各款车型具体的质保范围清单时,工作人员的答复几乎如出一辙:“这个保修手册里都应该有,不过具体内容比较繁琐不方便提供。”但是,当记者打开大众汽车新甲壳虫的《保养手册》,发现其中并没有详细的零部件保修清单,关于保修一栏只能找到这样的两栏陈述(见上图)。售后服务人员给出的解释是:“因为我们承诺两年不限公里数保修,只要车主到4S店做全车保养和检查,如果发现问题,我们会替车主向总公司申请索赔,不过具体的保修范围不包括易损件,像轮胎、玻璃、皮带之类。”对于保养手册中没有具体标明的理由是:“汽车零部件太多太复杂了,不方便一一列举标注。”
因为各汽车厂家都有权自己决定质保期以及质保范围,因此想总结出一个统一的整车质保范围或质保所包括的易损件范围,似乎都不太可能。这里我们以吉利帝豪EC7的保养手册为例,可以发现有3项重要的质保指标,需要车主们多加关注:
1. 最长质保:指全车中质保期最长的零件的质保时间或里程,多为发动机、变速箱中一些极不易损的零件,所以质保的里程和时间很长很吸引人,但是这个质保期的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
2. 整车质保:国家并没有对整车质保进行法律上的规定,但多数厂商的整车质保都涉及发动机、变速器、底盘、悬挂、传动机构等多个方面的零部件,期限以2年6万公里为主。而也有一些厂商是以上面提到的“最长质保期”作为自己的整车质保期来宣传。
3. 易损件质保:雨刮片、轮胎、灯泡、电瓶等易损部件的保修里程和时间肯定是相应较短的,一般不会超过2年或3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