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帅哥叫体面苕 "汉话微博体"引发网络大接龙

2011-06-17 10:32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专家对对碰:汉腔该不该普通话注音

    正方

    学院派

    不赞成用普通话发音给武汉方言注音

    85岁高龄的朱建颂先生,原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武汉方言专家,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武汉方言,感到很高兴。

    朱建颂说,传播武汉方言,首先要把词弄准确,词一定要是大家公认的,是多数人经常使用的,不要把外地方言当作武汉方言,比如“妖蛾子”、“猫腻”等,其实是北京话。其次,文字一定要写准确,用拼音代替是不行的。字写不出来,就写同音字,就是我们所说的“别字”,但是发音要是一样的。比如,“敞的”,用“岔的”代替就不行。最后,不能滥用网络用语。

    对于微博体中提到的一些方言,朱建颂进行了纠正——冒得四:冇得事;条驹: 笤帚;杂食:扎实;煤:本来应该是“迷”字,后来用“媚”字也可以;窝sei:恶奢;四辣个四:是那个事;火姐:伙计;你跟劳资等岛:你跟老子等岛……

    朱建颂重点强调,汉字是为普通话、方言服务的,并不是专门为普通话服务。不能把汉字当作注音符号,武汉方言也有准确的写法。汉字要音、形、义结合,汉字是表义的工具,不赞成用普通话的发音给武汉方言注音。

    反方

    民间派

    用普通话谐音诠释武汉话,立意新颖,适合传播

    另一位武汉方言民间专家胡全志认为,网友试图用普通话的谐音来诠释武汉话,这种手法,立意新颖,便于记忆,适合传播。不过,个别词语释义较粗糙,不尽准确。懂得武汉话的,看后会心一笑,不懂的,往往是“木眨了(不解)的”。

    他对文中提到的一些方言也进行了简单地释义——

    奇饭,即吃饭;

    冒得四,即没什么;

    条驹,即扫帚;

    板沙,有拼搏和折腾之义;

    掉得大,从“掉底子”而来,指因自己的过失或被人糊弄而造成难堪、失去面子,后来演化成因自己或他人因素造成人身或财产上很大的损失,往往是指吃了蛮大的亏,做了一件蛮难以接受的遗憾事;

    杂食,即扎实;

    煤,应作媚;发“煤”音;

    窝sei,应作“恶奢”,意为全力以赴地,够劲地;

    体面苕,形容外表英俊、漂亮,实际是一傻子;

    四辣个四,即“是那个事”,意为不错、够格,确实如此;

    火姐,即伙计;

    跟劳资等岛,即“跟老子等着”,武汉人觉得不雅,已普遍将“老子”写作“劳资”。当代年轻武汉人对武汉方言是内心充满喜爱的,却又是迷惘的,许多字、词只是在听说,却不知该怎么写。同时,时代也在造就一批新的词汇,这表明武汉方言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

 

 

 

 

 

责任编辑:张凡璇子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