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力主政四川绵阳时恶评不断 年近50再婚娶主播
用哭来排解压力
谭力1955年出生于重庆。16岁时,他插队到长宁县桃坪公社兴龙一队。结束知青生活后,他完成了四川省高县师范学校的学习,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之后,他调入长宁县文教局、县委宣传部工作。
1979年,谭力参加高考,考入重庆师范学院政史系。大学毕业后,进入四川宜宾地区教育局工作。1985年,谭力到四川省委第二党校任教。此后10年,他完成了学术和仕途上的双重储备。1992年底,年仅37岁的谭力被评聘为教授,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4月,他到成都市近郊的郫县挂职锻炼,担任县委副书记。挂职结束后,谭力的仕途走上快车道。从郫县县委书记、县长,到成都市市长助理、市委宣传部部长等,几乎一年一个台阶。1998年10月,谭力进入市委常委班子,成为正局级干部。
政界人士认为,谭力的仕途之路,最为重要的两步是在广安和绵阳的任职经历。2001年3月,他履新广安,出任市委书记。据媒体报道,在其任职的3年多里,广安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路宽了,还修了广场,“城市大气多了”。不过,广安的一名处级官员称,谭力在广安最大的政绩是建设邓小平故居保护区。2004年8月,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夕,也是谭力离任广安前,当地还建立了邓小平纪念馆。
在广安,谭力虽“政绩卓著”,但坊间已传出其在新城开发中涉嫌利益交换,曾被人举报。
而这位谭书记被全国人民所熟知,是在调任绵阳后。2004年底,谭力到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任一把手。虽是平调,但绵阳在省内的政治、经济地位都颇为重要,他的政治前程也一度被看好。
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天,中央领导到绵阳灾区视察灾情,在新华社记者拍摄的照片中,走在后排的谭力,面带笑容。这个笑容,立刻引来一片非议。之后,有网友发现谭力的笑脸不止出现过一次,其他媒体也捕捉到了类似的镜头。有细心的网友还把他平时开会板着脸的照片与此进行了对比,“谭笑笑”因此名声大噪。
当时,谭力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辩解称,“我觉得多数人是不明真相的。你说我笑了,你要看我是在什么场合下,总书记和总理来了,我去迎接他们啊,当然心里是高兴的。”他还说,因为悲痛和压力睡不着的时候,他就吼、哭,发泄情绪,缓解他有生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