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东湖梅岭》首发 主席视察钢厂时“头发乱了”

2013-12-20 05:25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习总书记两次参观毛主席故居

  郑敏庭,东湖宾馆毛泽东故居陈列馆馆长,也是《毛泽东在东湖梅岭(1953-1974)》画册内容的搜集者和编写人。他对展厅内的每一幅照片可谓如数家珍。

  故居二楼毛主席当年在东湖的书房里,郑敏庭指着一张宽约1.2米的旧办公桌讲道,毛主席当年除了在上面挥毫泼墨,还写下很多著名论断。他又指着一楼陈列的一幅照片说,1963年11月3日,毛主席在书房审阅《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五评》),时加注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4个大字。“今年7月习总书记来鄂视察,第二次到东湖宾馆参观毛主席故居陈列馆,特意问到这幅照片。”

  郑敏庭对习总书记的两次到访记忆犹新。“第一次是2010年1月24日,我讲了80分钟。临走时,他叮嘱我们一定要把毛泽东同志故居办好。”

  今年7月21日傍晚,习总书记再次考察毛主席故居。这次他不用旁人介绍,直接招呼道:“郑馆长,上次听了你讲解,记忆犹新,今天还是请你讲。”听完讲解,习总书记称赞该陈列室“有东湖特色”,而郑敏庭的讲解“从细节入手,带着深厚的感情,难能可贵”。

  讲到毛主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名言背后的故事时,郑敏庭一口略带天沔口音的普通话马上变成了地道的湖南话。

  1954年9月5日,毛主席在东湖宾馆梅岭操场观看8341部队一中队跟东湖宾馆警卫连打篮球比赛。第一场一中队赢了,第二场东湖宾馆警卫连竟一分未得。

  这时毛主席把中央警卫团负责人叫到一边,问他“湖北省的领导对我们怎么样?”对方回答“很好”。“那东湖宾馆的大厨怎么样?”“很好”。“水电暖师傅怎么样?”“很好。”“那东湖警卫连的战士对我们怎么样?”“很好。”“既然都好,就不能老让别人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嘛。”结果东湖宾馆警卫连第三场赢了3分。

  主席“头发乱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昨天仪式现场,有位特殊的客人——85岁的老摄影家张其军。画册里有些照片,就出自张其军之手。

  他是我省第一个专职新闻摄影记者。画册第63页,是一幅很少见的毛泽东“头发乱了”的照片,张老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1958年9月15日,毛泽东视察武钢一号高炉出铁后的第三天,又到武钢铁矿基地——大冶铁山视察,随后又到黄石大冶钢厂。毛泽东从一位炼钢工人手中,接过一块蓝色的炼钢视镜走近炉前,认真观看,详细询问。

  张其军回忆:“那时工厂条件很艰苦,高温、烟雾、粉尘、噪声,炉前有很大功率的鼓风机在吹,吹出的都是热风,把主席的头发都吹得竖起来了。我们都出汗了,主席后背的衣衫都湿透了。我把这珍贵的瞬间拍了下来。回来洗出后,觉得这张照片珍贵,但又觉得没有突出领袖的高大、光辉形象,似乎与伟人形象不符。所以一直未敢将这张照片公开示人。到了新世纪,我‘思想解放’了,觉得这张照片不仅真实、现场感强,而且能够传达出主席对工业强国的殷切期望,于是把它‘亮出来’了,但是收到书中公开出版,这还是第一次。”

责编:朱德华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