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特1号”九成系自封

2009-08-31 08:02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楚天金报 记者朱安璋 实习生王舒娴 张怡)   近日,武汉一网友发帖说,最近一来汉的外地朋友发现一个现象,武汉很多街道门牌地址都有一个“特1号”,例如香港路特1号、青年路特1号、中北路特1号、雄楚大道特1号……不胜枚举,几乎每条路都有。虽说外地也有这种地址编号的方式,但武汉的“特1号”数量之多,实属罕见。此帖一出,引起本地数千网友热议。



  那么,这些“特1号”门牌果真存在吗?它们是怎么来的?是否违规?连日来,记者走访三镇三十余条大街小巷,实地探访“特1号”——

 【稀奇】    网上搜索出十万余条 江城盛产“特1号”

    上周,武昌的陈先生陪几位广东客人到武昌八一路上的一家酒店用餐,发现该酒店的地址标称是“武昌八一路特1号”。“这不稀奇,我发现,武汉不少酒店地址都是‘特1号’。”同桌一位经常来武汉出差的朋友如是说。

    为此,记者在网上搜索,输入“地址,特1号”,一下子弹出约17.6万个相关网页。记者发现,除了少数是黄石、成都等城市的地址,高达九成以上的内容都是武汉“某某路特1号”。

    有意思的是,一条马路上还出现好几家共用一个“特1号”的现象。比如说,居然有麦当劳餐厅、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医院、竹叶山汽车市场、同安大厦4家单位,都将网上的联系地址写为“黄孝河路特1号”。

    记者不禁疑惑,三镇街头的这些“特1号”地址,果真存在吗?带着疑问,记者对自称“特1号”的近三十家单位进行了电话咨询。

    记者首先拨通了武汉工业学院的电话,对方表示学校地址就是汉口常青花园中环西路特1号,但是并没有挂出“特1号”门牌,直接写单位名称要比写门牌号好找得多。

    记者拨通自称“青山区长青路特1号”的武汉博达石化有限公司的电话,该单位负责人说,“这里附近的一大片都可以叫‘长青路特1号’,我们当然也是‘特1号’”。

    在电话咨询的二十多家单位中,仅有“汉港大厦”一家单位坚称自己是“汉口黄石路特1号”,门口挂有门牌号码。

 【探访】“特1号”使用十分随意 一条马路有4个“特1号”

    8月13日,记者来到汉口黄孝河路,寻找“黄孝河路特1号”。竹叶山汽车市场位于黄孝河路和发展大道交会处,是一排独立的经营汽车贸易的店铺,但没有一家店挂出“特1号”门牌。另外号称“特1号”的三家,麦当劳餐厅、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医院、同安大厦也都没有挂出门牌。

    不仅如此,记者原本以为同叫“黄孝河路特1号”的四家单位应该相隔不远,可是为了找全这四家单位,记者穿过了多条街道,花了30分钟才找齐。也就是说,这四家同叫“黄孝河路特1号”的单位,压根就不在一起。

    14日,记者又来到号称“珞狮路特1号”的武昌珞狮南路上丽岛花园,当记者问保安该小区的门牌号是不是“特1号时”,他说:“我们小区在刚刚开盘的时候,用的是珞狮路特1号,现在的地址是珞狮路497号。”记者还发现,该小区大门口也没有挂出地址门牌。该小区业主王先生证实,2005年买楼的时候,的确用的是珞狮路特1号 ,但办理房产证时,统一使用的是珞狮路497号。

    16日上午,记者来到武昌区螃蟹甲,寻找昙华林“特1号”。在昙华林的深巷中,一个金色门牌在记者眼前晃动,记者一阵欣喜,寻找了4天,终于找到了第一个挂有“特1号”门牌的单位:湖北中医学院——“昙华林特 1号”。

    虽然门牌看起来已有些年头,但是挂在门口的铜质门牌依旧十分显眼。门卫说,他们一直都挂着“特1号”的门牌。不过记者发现,湖北中医学院隔壁的宿舍东区,挂的门牌却是昙华林特196号。

    随后,在一周的时间内,记者陆续走访了三镇30多条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只有“昙华林特1号”等3家单位挂了门牌,其余的20多家自称“特1号”的单位,压根就没挂门牌号码。

 【麻烦】投递难、办房产证遇阻 自封的“特1号”添烦恼

    记者发现,新开发的楼盘、餐饮酒店以及一些新建的学校最热衷使用“特1号”的门牌。

    譬如洪山区雄楚大道特1号(武汉瑞安之星酒店)、狮子山街王家湾特1号(南湖玫瑰湾)、珞狮路特1号(丽岛花园)、东西湖区吴家山街杏花路特1号(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江夏大道特1号(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江夏区流芳街南环路特1号(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等。

    一房产策划资深人士称,新开发楼盘之所以热衷“特1号”,无非是便于记忆,或者显示自己的楼盘定位与众不同。

    不过,汉口四唯街“未来家园”小区240多户业主,两年前却遭遇“特1号”的麻烦事。

    2007年,该小区的业主王燕女士手持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到派出所上户口,却被告知两证上的门牌号——“京汉大道特1号”不存在,“未来家园”小区的门牌号码应为“京汉大道1310号”,她必须改正门牌号码后,才能上户口。后来,包括王燕在内的240多户居民,不得不到物业公司领取证明,重新办理两证,才上了户口。“我们都被‘特1号’门牌给害了,多花了办两证的钱,还拖了两个多月重新办证上户口。”时至今天,王燕依然对此事耿耿于怀。

    不仅如此,小区乱编“特1号”,给邮局投递工作也带来麻烦。武昌水果湖邮局一工作人员说,现在每条街上都有叫“特1号”的单位,甚至十几家单位都叫一个“特1号”,几乎都是自封的,给投递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声音】武汉地名委、公安局户政处 “特1号”不能随便挂

    那么,武汉街头为何涌现这么多的“特1号”呢?它们是否经过审批呢?门牌号码能够自编吗?记者采访了武汉地名委和武汉市公安局。

    据武汉市地名委主任曹雨生介绍,武汉门牌号码的编排涉及到民政和公安两个部门,民政部门下属的地名委员会主要负责道路的命名,而门牌号的具体编排由公安部门的户政处负责。“‘特1号’门牌根本就没批几个,可以说九成都是违规自编的。”武汉市公安局户政处负责人说,近几年武汉门牌号混乱无序,一是旧城及道路改建后,旧门牌未及时取消,新门牌又安装了,造成新旧门牌混杂;二是门牌更换跟不上商业门点的增加,一些地段门牌号已设置完毕,但增加的新门点无法在原编号序列插入新号,于是业主干脆自编号码;三是门牌破损、失窃严重。

    不过地名委主任曹雨生透露,近期武汉民政部门已会同公安户政部门调研,重新梳理三镇门牌号,准备统一更换新门牌。而全市的门牌号清理、制作和装订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一旦经费问题解决,无门牌现象、“特1号”等自编门牌号的现象将得到遏止。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