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辉煌凤凰涅槃 武重创世界之最

2012-11-23 11:11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转型

  “凤凰涅槃” 是搬迁更是改造

  重工业外迁是未来城市的大势所趋,武字头搬迁已被写进了武汉“十一五”规划中。2002年起,武重就酝酿搬迁,但选址几经波折。2006年6月,武重决议用30个月搬家,搬家费用由卖地筹得。

  “这次不仅仅是搬迁,更重要的是改造。”武重党委工作部负责人胡建武说,武重建厂时,青鱼嘴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青鱼嘴成了武昌的中心地带。一方面武汉市中心不允许存在重型工业企业,另一方面老武重的设备老化、数控化率仅5%,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武重搬迁改造势在必行。

  2008年底,武重这只工业大象终于开始挪动其庞大的身躯:从青鱼嘴到佛祖岭,从传统化向数字化、高精尖,这是一次华丽的转身。

  崭新武重 再创世界之最

  2011年10月25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正式揭牌。这标志着武重集团完成重组,正式并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11月21日,记者前往佛祖岭参观新武重。占地面积44.58万平方米,与武汉东大门——武黄高速公路收费站为邻。周边有武钢科技园、武锅新厂、中芯国际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与原来老厂相比,这里最大的变化就是数字化管理。人挑肩扛变成电脑数控之后,工人们的眼睛全放在了巨型加工设备旁的数字控制盘上。”胡建武介绍,“全厂数控化率达到90%,每年产值10多亿,连续3年业内盈利第一。”11月2日,武重制造的4台机床正式交付,再创多项世界之最。“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最大加工件重量500吨,精度差控制在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搬迁3年,依靠自主创新,武重 “凤凰涅槃”,阔步迈入世界第一方阵,产品出口到美、英、德、法等10多个国家。

  而在26公里外,被作为工业遗址的苏式老大门,遥望着新武重发生的一切变化。“如今老大门被作为遗迹保存下来,也是对武重人的激励。”胡建武说,“武重的精神,就如这座苏式大门,虽然经历阵痛,但不会倒下。”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