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 在武汉可以这样吃

2013-01-31 15:52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正月十五吃元宵

  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

  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圆”。

  全国各地有不少驰名的风味汤圆元宵,如成都赖汤圆、四川心肺汤圆、长沙姐妹汤圆、上海擂沙汤圆、宁波猪油汤圆、苏州五色汤圆等。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