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图为:濮存昕(记者严斯林摄)
楚天金报 记者赵雯
60岁,近30年演员生涯,与其他大牌明星不同,大家已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从称他为“师奶杀手”改成了“表演艺术家”。昨晚,由林兆华担任导演,梁冠华、濮存昕、冯远征等主演的新版《茶馆》在武汉琴台大剧院上演。开场前,濮存昕接受了记者的专访。采访时,濮存昕用很旧的搪瓷杯子冲上一杯咖啡,这个举动正折射出濮存昕的性格,守候传统却怀有一个包容的心。
在武汉拍的戏最好
楚天金报:为什么舍弃影视剧阵地却一直坚持在戏剧舞台上?
濮存昕:我干不了别的啊!有的人说你怎么不去炒股啊,我干不了那个!影视剧没我的活了,那些家长里短的事都演完了,我在武汉拍的《来来往往》拍得多好啊!池莉一直觉得她所有作品中《来来往往》是拍得最好的!
楚天金报:您一直强调,戏剧不是通俗的大众文化,为什么?
濮存昕:我觉得戏剧是为“有脑子”的人服务的。我们是为了把对文学、艺术有渴求的人请进剧场。对这没兴趣的人,我干吗要去慰问他们?
楚天金报:很多年轻的演员都热衷于拍影视剧,觉得它更容易走红,您怎么看?
濮存昕: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境遇,干这行,名和利是一个很大的吸引,但是有了名和利以后怎么办呢?每个学表演孩子在成熟了以后就明白了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
楚天金报:《茶馆》已经演了这么多场,每次还要亲自走台,为什么还这么认真?不能让助理帮忙吗?
濮存昕:我们北京人艺再大腕,演话剧都没有助理,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要注意,灯光要怎么打,演员怎么走位,这些都是助理不懂的,让助理走台是现在年轻业余演员的表现。
再现经典是传承文化的责任
楚天金报:演了五十多年的《茶馆》对当代年轻观众还有什么意义?
濮存昕:经典是传世的,你看《悲惨世界》这么多年依然那么经典。中国变化太快,创新太多,但没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就糟糕了,创新不能太极致了。我们让今天的年轻人还能看到老舍的经典作品是传承文化的责任。
楚天金报:您一直坚持原汁原味的《茶馆》也是为了传承传统吗?
濮存昕:今年全国两会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文化浪费”的问题,我觉得最大的“文化浪费”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丢弃。之前丢弃很多,改革开放后,我们又开始寻找自己的“文化DNA”,在国学中去寻找传统。所以我们需要把最好的作品继承下来。所以,《茶馆》没必要标新立异去改它,我们就要原汁原味的。
最羡慕姜文的霸气
楚天金报:60岁了,可您还说自己可以再演10年,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呢?
濮存昕:我是随遇而安的,现在觉得只需要对同代观众有交代就够了,我60岁了,确实和年轻人的兴趣脱节,现在已经开始给年轻人当配角,我学老子“青牛出关”,告诉自己没你什么事儿了,该人家玩了!
楚天金报:您曾经说过,您至今也不认为您是大导(林兆华)心目中最优秀的演员,现在还这么认为吗?
濮存昕:是的,因为大导是要求非常高的人,在我自己心目中,我也不是最优秀,但是我肯定是最幸运的演员,而且我至今依然在不懈地努力做到更好。
楚天金报:您总是说您身上缺少姜文的那种霸气,为什么?
濮存昕:肯定了!别人都有很多优点,我离葛优还差得老远,还有陈道明,我都瞪着眼睛跟着他们学。姜文只干自己要干的事,这点让我很羡慕,你看他《让子弹飞》之后又歇了好几年了。我的性格跟我的经历和学养、家庭背景都有关系。
名片
濮存昕,中国实力派演员。1953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艺术家庭。1986年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他主演的电视剧《来来往往》,《男人底线》,《英雄无悔》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迄今,他是中国戏剧界演出场次最多的人,却仍然活跃在戏剧舞台上,他热衷慈善,从2000年开始出任艾滋病宣传员。
责编:YN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