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端午悬蒲艾、堆角黍、抹雄黄民俗

2018-06-16 11:27 来源: 长江网整合
调整字体

  天津人过端午节有三个主要内容

  一是门悬蒲艾。民谚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此因端午在五月初五,民间认为五月为“恶月”、“毒月”,瘟疫流行,毒虫滋生,因此要采取各种方法避邪祛毒。艾有香气,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所谓门悬艾叶菖蒲,就是指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或悬于堂中。除此之外,天津市民还有洒扫庭除的习俗。

  二是用九子盘堆角黍。所谓九子盘,又称“攒盘”,始于明万历晚期,流行于清代民国,它是古人为婚丧嫁娶或重要节日款待宾客的一种实用器物。一组攒盘少则五个,多者达二十多个,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形状,如圆形、四方、六方、八方,或叶形、牡丹、梅花、莲花、葵花、菱花等花形。攒盘以盘数被分别称为五子、七巧、八仙、九子、十成之说。冯诗中的九子盘,就是用九个单盘“攒”成的。把不同的食物放在盒中,叫做攒盒,有合家团圆、丰衣足衣的寓意。旧时,天津不同阶层的人士,在过节时会在攒盘中放不同食物。例如,蜜饯果子九子盘内,要放蜜饯、瓜子、花生、酥豆、桂圆、荔枝、红枣等九种干果和果脯。到了端午节,冯诗说天津人常用九子攒盘来摆放粽子,即角黍。粽子最早用菰叶即茭白叶包成牛角形,所以又称“角黍”。天津市民多以艾叶包制粽子,在江米中放上豆沙、枣子等馅料,蒸煮熟以后再蘸白糖食用。

  三是儿童要避虫蚁,额间抹雄黄。这也是因为端午前后,病毒流行,给小孩佩戴装有草药的“虎符”,可以避免蚊蝇叮咬,还有作为避邪的护身物的用途。所谓“虎符”,就是用绫罗布帛等制成小老虎形荷包,里面装有菖蒲、艾叶、榴花、蒜头等辛香的草药,挂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瘟消灾。端午节时,人们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古人认为雄黄“善能杀百毒、避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由于小孩不便饮用雄黄酒抹七窍,所以,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就用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并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

责编:毕婷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