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一声“谢谢”,让一切坚守都值得

2020-03-29 00:22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3月28日讯(记者王恺凝)“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每一个365天,健康、快乐、幸福。”3月26日,69岁的新冠肺炎患者金老师从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出院时,坚持向中山三院医疗队鞠躬感谢救命之恩。

  一进接管病区就被暖到了

  金老师是恩施人,跟随女儿在武汉生活多年,退休前是位乡村教师。“医护人员非常辛苦,待我们像亲人一样。”金老师在电话中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他于2月11日凌晨入院治疗,一进到中山三院医疗队接管的病区就被暖到了,“我当时已经呼吸困难,每走一步路都气喘,两个护士一路搀扶着我走进病房,还帮我脱鞋子”。

  中山三院医疗队队员、胸外科医生陈惠国是金老师的主治医生。据他介绍,金老师入院时病情很重,指脉氧只有90%,为了避免增加他的氧耗活动,医疗队经过会诊后,决定锻炼他在床上大小便的能力。“在每天的全院病例讨论会上,我们了解到重症患者自己上厕所风险很大,所以我们要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

  这意味着护理工作量大大增加。金老师说,翻身、擦洗、换衣裤、喂饭,护士们对他悉心照顾。“他们不光对我,对每位患者都这样,无私无畏,再多的语言也无法表达我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根据病情“一人一案”不断调整

  在治疗上,中山三院医疗队也竭尽全力。陈惠国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最初的三周治疗中,金老师多次核酸检测依然是阳性,CT检查结果也显示病灶未得到吸收,于是他们不断调整救治及用药方案,并申请到血浆治疗,之后金老师病情开始转好。

  作为同济光谷院区唯一的“广东力量”,中山三院医疗队的133名医护人员来自内科、外科、康复、心理、营养等学科。治疗时,医疗队综合考虑每一位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肺以及肺外合并症的特点,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实现“一人一案”。必要时,医疗队还会使用自带的远程诊疗系统与广州大本营连线以寻求治疗建议。

  截至目前,中山三院医疗队负责的病区已收治90例患者,85%以上为重症和危重症。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教授曾高度评价医疗队采取的“多学科、立体、个体化综合救治模式”。

  一声“谢谢”让一切坚守都值得

  鞠躬后,金老师将手写感谢信送到医护人员手中。记者看到,一笔一划非常工整。金老师说,生病后他的手使不上劲,写字不着力,感谢信他写了好多遍才写完。

  “在我们无法对父亲尽孝道的时候,是你们代替我们陪伴左右,千言万语都说不尽感激和心疼。谢谢你们为武汉拼过命,谢谢你们让我父亲获得新生。”金老师出院后,其女儿给陈惠国发来这段微信。陈惠国说,一封信,一声“谢谢”,让一切坚守都值得。

  【编辑:陈学忠 刘航】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